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媒體「錯愕」的邏輯

◎ 蔡鴻濱

廿七日梅姬颱風來襲,各地風大雨大,蔡英文總統前往應變中心視察與致詞,聯合報報導稱蔡總統念稿兩分鐘後「快閃」,讓某些媒體「錯愕」。這類標題乍看之下超吸睛,但稍加檢視就知「快閃」、「錯愕」這些詞彙反映出台灣媒體記者的不夠專業,若不是太過主觀、過於情緒化,就是別有所圖。

首先,交叉比對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臉書說辭,可知真相是總統九點抵達、約九點五十分離開,蔡總統花十到十五分鐘向院長及幾個部會了解當時狀況、花半小時聽取應變中心主要國家氣象單位的預測與我方評估,然後致詞走人。基此,如何「快閃」?況乎,蔡總統為何需要在應變中心快閃!

其次,「錯愕」一詞依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釋其意為:「倉卒驚訝的樣子。」若媒體記者在現場,何來錯愕?又如何錯愕?無怪乎,黃重諺道:「除非你在睡覺,然後或許因不知名原因驚醒了,才會有『錯愕』的問題。」又況乎,「媒體錯愕」已把記者的情緒加諸新聞之中,不僅顯示記者悖離客觀報導的專業義理,新聞現場的錯愕更凸顯記者在採訪中走神,自曝其短。

慎思之,可知近年來台灣媒體報導內容口味愈來愈重,縱使內容平平的新聞也要在文字上添油加醋,大量使用情緒性字眼,諸如震驚、錯愕、不解、憤怒、暴走等等,說穿了其背後操作的邏輯,不外乎是為了衝高收視(聽)率、閱報率、點閱率等等以求生存;上開理由尚情有可原,然若因為了政治立場殊異、黨同伐異,在文字與標題上扭曲與誤導,悖離新聞專業,完全將民眾知的權益拋諸腦後,才是真正的令全民「錯愕與震驚」吧!

(作者為南華大學傳播系助理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