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故事》「南洋」指的是哪裡?關於南方想像,一個關鍵詞彙的身世之謎

對臺灣的我們來說,要了解南洋在哪裡、這稱呼何時出現,必須先回顧歷史,看中國與日本怎麼理解南洋。這兩個大國在「南洋」概念形成期間,一前一後統治臺灣,因此他們所乘載的世界觀知識,會直接影響臺灣人。

◎洪偉傑

提到「南洋」,你會想到什麼呢?現在我們習慣稱作東南亞的地區?炎熱潮濕的氣候?多民族國家?海島、沙灘跟椰子樹?還是叻沙、打拋豬、河粉、肉骨茶等南洋料理?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對南洋的想像,不過要明確描述它是什麼,似乎仍是曖昧不明,比不上東南亞一詞所明確劃分出的 11 國邊界。

的確,現在我們多半使用東南亞一詞,南洋已逐漸少用。不過,其實這個詞彙擁有非常豐富的意象,也有它形成的特殊歷史脈絡。

實像南洋:時間與空間的南洋

對臺灣的我們來說,要了解南洋在哪裡、這稱呼何時出現,必須先回顧歷史,看中國與日本怎麼理解南洋。這兩個大國在「南洋」概念形成期間,一前一後統治臺灣,因此他們所乘載的世界觀知識,會直接影響臺灣人。

在中國,南洋一詞的出現,差不多是在明清時期。明代人口膨脹迅速,因此東南沿海的許多人只能持續往南、往西謀求新的耕地與住處。他們離開故鄉中國,搭船到中南半島沿海、菲律賓群島、印尼群島等地經商、做工,甚至與當地人通婚、定居,通稱「下南洋」。

因此,做為漢人移民新天地的南洋,開始有了明確的範圍與概念。不過,明清兩朝有海禁政策,所以這群移民基本上是非法偷渡出海,被當成天朝棄民,一直到 19 世紀中期才解除海禁。之後,大批移民更是源源不絕地移入南洋,成為今日東南亞各國族群構成的重要份子。

除了現今被稱為東南亞的地區之外,清代也會把江蘇省以南的沿海稱作南洋,跟以北的北洋做區分。舉例來說,大家可能都聽過李鴻章所領軍的北洋艦隊(在甲午戰爭時全軍覆沒的那個艦隊),但比較少人知道南洋艦隊的存在,它的領軍者很有名,就是牡丹社事件後跑來整頓臺灣的沈葆楨。

從南蠻到南洋

至於日本,在南洋一詞出現前,較類似的稱呼是「南蠻」。16 世紀中期至 17 世紀初,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等人身處的戰國時代,也是歐洲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商船前來東亞尋求通商的大航海時代。這些金髮碧眼、帶著奇珍異物來做生意的外國人,日本人把他們稱為南蠻人,是因為他們多半是從南方沿著東亞航道北上的異族;而這個詞,則是源自中國對四夷的稱呼。

「南洋」一詞的真正出現,要等到明治開國期(1867年)。打開國門、銳意西化的日本,面臨的首要問題是處理江戶後期已然爆炸的人口,和改革後失去土地的廣大下層士族。為了減輕壓力,學習西方列強往海外拓殖,成為解方之一。

其中,主張向南拓殖的南進論者,就以同為海島的英國為例,強調控制海洋、掌握航線的重要性。然而,雖說要南下掌控航路,但靠近東亞大陸的航道沿線據點,早就被西方列強跟百年來不斷移入的中國人盤據了,日本人遂把腦筋動到太平洋上的無人島。

明治時代的南進熱潮

明治 20 年代(1880 年代)興起一波南進熱潮,許多日本青年滿腔熱血搭船出航,想在浩瀚的西太平洋找尋天然富源;那片北自小笠原群島、南至赤道,現今被稱作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的海域,就是當時這群人心目中的南洋。

這時期的南進熱潮有很高的浪漫成分,就跟航海王的魯夫一樣,日本人相信南洋藏著許多的大寶藏,而日本人有使命去探索這塊海域。潛藏在這股使命感之中的,則是西方列強進逼所帶來的壓力;日本必須脫離如同中國一般被割地殖民的命運,就是要證明自己有能力跟西方人一樣擁有海外領地。前進南洋,日後統治臺灣,都是這股向南推進的動力。

跟中國不一樣的是,依照南進路線的不同,日本所稱的南洋可分成「外南洋」與「內南洋」。外南洋是靠近東亞大陸,在臺灣以南的菲律賓群島、中南半島及印尼群島等地,內南洋則是指上段所述,赤道以北的西太平洋諸島。外南洋是西方列強、漢人與伊斯蘭教徒來往東亞的必經路線,天然資源豐富且族群多元,而內南洋則是散落在大海上的零星小島,在多半被視為是長途船運的中途補給站,戰略價值高於經濟價值。

根據日本南進論研究者矢野暢的說法,日本的南進路線有兩條。第一條抵達南中國海周邊地區,也就是外南洋。 另一條則較靠近太平洋,一直到現今被稱為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的海域,也就是內南洋。

從浪漫到務實開發

到了大正期,日本對南洋的想像有所轉變。一次大戰時日本與英國結盟,攻占敵軍德國在太平洋上領有的南洋諸島,戰後國際聯盟於 1922 年將這些小島交由日本委任統治。日本終於領有了南洋,但他們也知道真正具有高度經濟價值的,是外南洋。因此,這時的日本人想法趨向實際,把目光轉到外南洋,開始呼籲在該地從事經濟投資事業。

大正期的日本人歷經明治維新及臺灣殖民經驗,開始有信心跟西方列強競爭,要共同開發南洋熱帶地區的資源。這種心態也一直持續到昭和期,成為南進政策的核心思想。

二次大戰結束之前,南洋一詞都是該地的主要稱呼。戰後,日本和中國才逐漸放棄這個詞彙,並改以有明確國界的東南亞稱之。

臺灣總督府官房情報課〈二千五百四十萬分之一大東亞共榮圈要圖〉(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04.028.1307)

虛像南洋:南洋是什麼

行筆至此,有關南洋在哪裡,以及何時出現的問題,都完整討論過了。然而,南洋是什麼呢?除了客觀的詞彙歷史來源及地理位置,我們內心又是如何想像南洋的呢?

從字面上看,南洋是指「南方的海洋」,但絕對不只是那麼簡單。就讓我們探討潛藏其間的一些性質,逐步建構出一個存在於普羅大眾心中的南洋形象。

會把某一地看成南方,代表使用這個詞的人(或文明)應該在北方。所以,身在臺灣的我們,自然是會把臺灣的南方,也就是包括菲律賓以南的廣大島鏈區稱作「南洋」。不過這裡要特別注意,南方是相對的,在叫別人「南洋」的同時,身在臺灣的我們也是更北邊的其他人(也就是中國跟日本)眼中的南方。

這種相對概念十分重要,因為臺灣跟南洋一樣,都是中國跟日本眼中的南方,都乘載了所謂的南洋、或對南方的想像。這樣的重層關係,也讓臺灣的角色曖昧不清,但正因如此,臺灣反倒成為東亞與東南亞之間的節點。

臺灣高雄椰子及高雄市街。日治時期為營造臺灣的「南洋」形象,並配合「南進政策」,政府於路邊、校園廣植椰子樹。(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02.007.0279)

不過,看似相對的南方概念,卻也有絕對的一面。

地球的陸塊集中在北半球,南方大半都是海洋,或是散落各處的半島與大小島嶼。另外,世界上大多數重要文明皆源自北半球,多半是大陸型的文明,因此他們筆下描述的南方,就往往是屬於海洋的、非文明的未知異域。

這樣的想像自然也反映在「南洋」一詞上。地理位置的絕對不同,造就了人類對「南/海洋」與「北/大陸」的既定想像,再加上氣候、人文等條件,一個擁有潮濕氣候、多元種族、自然物產豐富的南洋,就這樣存在於人們的心中。

然而,南洋帶給人們的想像並不僅僅如此。南洋這個詞彙的負面形象,就像是被人強制烙上的印記,洗刷不掉。

前面提到,北方大陸文明多半將南方視為未知異域,加上文明發展程度不一,使得他們留下的文字史料,對南方的描述都偏向負面。這樣的現象在 16 世紀奴隸貿易、18 世紀自然環境決定論,以及 19 世紀種族主義興起時更被強化,膚色較黑的南島語族往往被描寫成懶惰成性、喜愛裸體、沒有男女之別的族群。

南洋的負面形象在 19 世紀中後期新聞報紙出現後,更是流傳迅速。那些明治期的「航海王們」出海壯遊,更會把在南洋的所見所聞投稿刊報,集結成書。因為描述海外奇珍異寶、驚險刺激的經歷,總能吸引國內民眾的目光。這些新聞除了餵養他們對南方未知異域的好奇心,也同時將這些負面印記深深植入人們的腦海。大眾媒體的興起與普及,建立起一個特定的南洋形象。

如今我們知道,西方白種人之所以強調南方有色人種在先天條件上的缺陷,是要合理化自身殖民統治的事實。像「熱帶物產豐富,當地土人只須採集食物即可維生,加上天氣炎熱,因此養成怠惰的天性」這種觀念,看似擁有科學根據,但這是 18 世紀西方資本主義興起後,才被西方白人建構出來的說法,目的是為了貶低當地人的能力,強調只有最優秀的白色種族才適合開發此地富源。因此,如何用客觀的角度去理解南洋、破除偏見,就成為我們必須持續學習的課題。

我們可以指出一個有邊界範圍的南洋,也可以指出一個人們心中想像的南洋。如今無論是經濟投資、外籍移工、跨國婚姻或旅遊,臺灣都與東南亞關係密切。透過了解南洋一詞的由來,除了加深對東南亞的認識,我們也能藉此反省對南洋的既存形象。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故事X第 41 期《觀・臺灣》「南洋 洋南」 「南洋」指的是哪裡?關於南方想像,一個關鍵詞彙的身世之謎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