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薇拉夫人的國際關係料理藝術》從柯文哲的兩岸政策看科學、民意、價值與施政理念

科學不能創造目的,更無法把目標內化在人類心裡;科學只能為某些目的提供實現的途徑。然而目的本身是一些有崇高道德理想的人所構想的。

黃惠華

2019月3月20日,台北市長柯文哲在美國智庫(The Heritage Foundation)傳統基金會暢談自己的施政理念表示:

「我相信在政策決定的過程中有三個要素:民意、科學、價值。政策決定時,我們當然不能違背多數,所以「民意」是非常重要的政治決策要素。再來是「科學」,決定政策時,要把自己當作科學家,而不是命理家,我們希望政策是基於科學能檢視的論點來制定。最後是「價值」,價值是很主觀的,但我相信價值對於凸顯不同的群體間差異很重要,你相信或堅持什麼價值很重要,每天,你都會和外界交換許多價值觀,但真正能留在你心裡並且決不輕易改變的,那就是你認同的價值。對我而言,我相信普世價值,而民意、科學、價值,這三個重要因素,就是我們制訂政策的重要依據。總而言之,我對政治的理想是,政治,應該落實在人民生活的每一天。把小問題都解決了,就沒有大問題。」

柯文哲在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暢談自己的施政理念。(台北市政府提供)

順應民意施政是否就能成功?

2019年1月24日台北市政府研考會公布柯文哲就職四周年民調,其中對柯文哲表現滿意度為58.6%,不滿意度為31.5%。柯文哲就任四周年,回顧柯文哲就職滿月,研考會民調滿意度近80%,就任周年滿意度約69%,之後年度的滿意度均不及格,包括上任2周年的滿意度為4成8,上任3周年滿意度5成8,4周年滿意度5成9。針對台北市政府行政效率以及服務態度,滿意度則分別為65.9%、77.2%,顯示台北市的行政效率和生活品質獲得多數市民的認同。此外,民調顯示,各施政項目包含交通、治安、聯合醫院、文化活動等滿意度皆達5成;公共工程、教育、社會福利工作滿意度雖未達5成,但滿意度仍高於不滿意度。

根據上述民調顯示,柯文哲施政還算成功,民意是施政成功關鍵因素,古今中外皆然。但民意如何在政治發揮作用?

民意是一種意識形態,是由情感產生的,而不是從理性認知而來。這不是專業學術實證的思想,而是由於媒體對人們情感領域有目的影響。有時候民意經常曲解政治現象,或只對自己政治正確有著不可動搖的偏見。偏見在政治現象普遍存在,沒有合理理由的存在著。

然而,儘管民意有其特殊屬性,但缺乏民意為基礎,政策也難以推動,這就是民意為何是決策者重要的工具的原因。從本質來看,民意是集體意識的政治內涵,是政治制度運作的必要工具。執政者實現政策目標,成功與否取決於民意方向,這也是為什麼在不同政治力量之間,每個國家都存在著爭取形成民意與輿論的鬥爭:新聞、廣播、電視、政黨、議會等。

在現代政治社會之中,民意在民主制度中形成,在民主制度之中,在人民完全識字的條件下,能自由的表達與捍衛自己的觀點,輿論成熟度取決於人民的意識。人們的意見具多樣化、長期性、永久性的,同時新民意也在醞釀之中,重要的是,政府須要掌握新民意的內容、方向與強度,特別是滿意度雖未達五成的施政,是未來市政府需要關注之處。

依民調顯示,柯文哲施政還算成功。(本報資料照)

治國不能過分強調科學,也不能過分強調人治

美國學者Geoffrey C. Bowker認為,「如果人若無數據,就不存在」。 意思是人存在與數據息息相關,數據因人而有意義,數據本身不會說話,必須由人利用語言賦予其意義,數據才有存在的意義。柯文哲曾強調,「沒有統計就沒有統治」。

「沒有統計就沒有統治」是對還是錯?也有人說「政治學不是科學,像是柯文哲追求科學統治的政治人物,治理台北市不算成功」。觀察各個地方政府網站上,大數據使用情況相當普遍。例如大數據分析如何解決交通流量,以台北市為例,如何改善內湖交通問題一直是外界質疑柯政府的一個問題,有專家建議運用大數據分析解決交通流量,以疏通代替圍堵解決內湖交通問題。對決策者而言,大數據分析只是一個輔助的工具,無法成為解決問題工具,解決問題也只能靠行動。曾經聽聞一位交通專家提到過去解決大直橋塞車問題經驗談,不但親自每天到路口觀察,甚至搭乘直升機觀察路面塞車狀況,終於找出原因。數字不代表一切,也不能取代在地觀察。一個成功的、有智慧的決策者,不但有理性有感性,不能過分強調科學,也不能過分強調人治。

柯文的施政價值觀察未來兩岸政策

柯文哲提到「價值」之說,重申:

堅信民主自由多元開放等普世價值,美國是台灣最重要的朋友,共享相同價值與信念。…雖然台灣與中國同文同種,但與美國價值理念相近,「親美友中」是台灣最適當的國家戰略。回顧過去柯文哲曾表示,「台灣價值還是一個民主、自由、多元開放、法治、人權、關懷弱勢、永續經營這一些的普世價值在台北的實現,再從台北、推廣到整個台灣,這才是我們心目中,要的台灣價值。

如果這是柯文哲口中的價值,那到底該如何解釋所謂施政要符合普世價值,核心概念為何?

所謂政治價值觀,也就是政治主體(個人、團體、階層、國家等)承認政治生活中某些現象、過程與規範的重要性,這些元素體現在社會政治經驗中,是激發、指導與證明政治人物的行為的指標,反映社會與群題發展的狀況、需求等。政治價值觀同時反映在各個階層、群體與個人的利益之上。從利益的角度來看,不同政治結構有不同的看法,基於人道主義,價值觀可能是民主的、基進主義,最重要政治價值是一個人的權利與自由,如同柯文哲強調的人權、法治、思想、人民參與政治、政治文化等等。

也有人說「政治學不是科學,像是柯文哲追求科學統治的政治人物,治理台北市不算成功」。(本報資料照)

社會學家韋伯(Max Weber)區分四種社會行為:有目的性理性行動;價值取向的理性行動;傳統的行動;情感行動。價值理性行動與情感行動不同,情感受到思想的風俗習慣所導引;價值理性行動強調的是高度的意識,對某些價值觀的關注以及實施的一致性。當一個人按照自己的正義、人權、榮譽等觀念行事時,符合價值理性的行動,一個人依照價值觀按照法則行事,價值觀可提供政治行動的目標與指導方針。

愛因斯坦認為「科學不能創造目的,更無法把目標內化在人類心裡;科學只能為某些目的提供實現的途徑。然而目的本身是一些有崇高道德理想的人所構想的。」意識形態扮演著科學無法回答的問題做出決定,是社會意識的一種不同而非科學的形式,正如亞里士多德說「人們可以研究三角形的角度總和是什麼,但無法決定哪一個更好」。

在實際政治場域之中,決策是「更好」或「更糟」,取決於價值為何。

儘管「親美友中」國家戰略遭到質疑,柯文哲表示,「兩岸政策也沒辦法完全清楚,兩岸一家親只是一種態度,自己只是先表達態度」。事實上,柯文哲兩岸政策價值觀與國民黨強調「親美、和陸、友日」並無不同,「平衡策略」是柯文哲價值觀與意識型態,是一個未來觀察柯政府兩岸政策的一個重要指標,輪廓已逐漸浮現。

過去柯文哲曾發表不少親中言論,一方面又認為美國價值理念相近,顯然其意識形態試圖在美中台關係中營造「戰略模糊」,爭取三邊關係最大利益。 柯文哲兩岸政策偏向國民黨路線,提醒美中台政策主導權仍在美國手上,過去國民黨馬英九執政時期親中西進政策,與當時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推出「重返亞太」抗中戰略違和,加上太陽花運動,使得國民黨失去政權。

蔡政府的兩岸政策以「維持現狀」為基調,不給美國製造麻煩,換取美對台政策穩定。柯與蔡政府的兩岸政策強調親美,但對中路線不同,候選人是否能成功爭取2020總統大選門票,美國支持是關鍵,惟在美國質疑柯的「兩岸一家親」、「友中」沒說清楚的部分,未來更需要謹慎以對。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