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政治的日常》政治的所在:拓寬保津川、興建高瀨川的豪商角倉了以

高瀨川一共花了三年的時間興建,1611年完成之後,從伏見到京都的交通隨即被打通。高瀨川完成後,從江戶要前往京都,除了選擇走陸路的東海道五十三次驛站之外,也可以搭船到大阪或伏見,再透過水運系統進京,整個西國的水運交通網也因為高瀨川的打通而發達了起來,周邊的商業行為也越來越繁榮,町人工匠在這裡活動,諸國的藩邸也在此興建,連帶著生活機能也方便了起來,遊宴場所也紛紛落居於高瀨川邊,到現在依然。

李拓梓

京都可以說是水運的城市,江戶以來的運輸,經常都要依賴便捷的水運。但水運的發達,少不了需要工程人才,江戶初期的大豪商角倉了以就是這樣一位擁有科學觀念、懂工程又懷抱商業野心的企業家。

如果有去過龜岡一帶的保津川,那麼站在近代畫家竹內栖鳳的有名作品「保津川」前,必定略可感受到畫中冷冽的水、湍急的流、翁鬱的樹,還有飄渺的山,是那般似曾相識。今日旅人若前往保津川,經常會搭上遊船泛舟。但在江戶時期,川上行走的船隻,可都是為了運貨,而不是為了觀光。竹內筆下的保津川,正是角倉了以的工程傑作。

近代畫家竹內栖鳳的著名作品《保津川》(上圖)(http://cardiac.exblog.jp/)

角倉了以出身於嵯峨一帶的金融家族,1572年角倉繼承了家業,開始擴大家族經營的規模。他努力結交政治,趁著當時的統治者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都對全球化充滿野心和好奇的機遇,得到了朱印船執行海外貿易的特許,因此成為京都的大豪商。不過,貨物運到日本,需要進入內陸,以陸路行走曠日廢時,於是興起了利用水運來運輸的念頭。

這是1603年角倉在旅途當中的偶然發現,他發現備中到美作的運輸,靠的是一種平底船「高瀨船」。角倉心裡想,如果內陸都引進高瀨船,未來就能夠落實「凡百川,皆應利用行使舟楫」。水路的運輸如果順暢,朱印船從東南亞、中國帶回來的商品,就能深入更內地的市場。於是角倉跟幕府爭取要把丹波到京都的水路要道保津川打通,並且在1606年終於獲得許可。

位於嵐山的角倉了以銅像。(維基共享)

保津川要走高瀨船的工程並不容易,水淺的地方要加深,水急的地方要舒緩,不僅要搬石頭填低補高,也可能要把岩石炸毀。但是對角倉了以來說,時間就是金錢,他抱著人定勝天之心,動用各種包括火藥在內的先進技術,甚至不惜身先士卒,在第一線參與施工,終於完以五個月的工期,成了這件保津川行走高瀨船的浩大工程。

但是光是丹波路的保津穿可以走船,並不足以滿足角倉的商業野心,角倉隨即發現,天然河道的水量不穩定,會影響到貨物的運輸的穩定性,於是藉著當時幕府興建方廣寺的木材運輸需要,向官方請願要自費七萬五千兩,開鑿一條從伏見到京都二條,可以將淀川和鴨川連結起來行走高瀨船的運河,這條運河就叫做高瀨川。

從伏見到京都二條,將淀川和鴨川連結起來行走高瀨船的運河叫做高瀨川。(維基共享)

對幕府來說,不用花半毛錢就打通水路,當然是必須一口答應的無本生意。於是角倉了以便開始全力投入高瀨川的興建。這一次,他引進了更多先進的技術。即使以現在的角度來看,高瀨川的設計依然非常先進,不僅有污水引出溝,還有類似現在巴拿馬運河可以保持水深,以調節水量來克服高低落差的堰板設計。

這條運河一共花了三年的時間興建,1611年完成之後,從伏見到京都的交通隨即被打通。高瀨川完成後,從江戶要前往京都,除了選擇走陸路的東海道五十三次驛站之外,也可以搭船到大阪或伏見,再透過水運系統進京,整個西國的水運交通網也因為高瀨川的打通而發達了起來,周邊的商業行為也越來越繁榮,町人工匠在這裡活動,諸國的藩邸也在此興建,連帶著生活機能也方便了起來,遊宴場所也紛紛落居於高瀨川邊,到現在依然。角倉的地位也越形重要。

復刻的高瀨船。(維基共享)

創造了偉大成就的角倉,為了事業擴張,並沒讓行動停下來。本來就從織豐時代擁有的朱印船貿易特許權,在他的力爭之下被維繫了下來,此外,他也取得了江戶幕府的許可,壟斷了對安南的貿易。不僅如此,他還游走了政治刀鋒的邊緣,為豐臣家死去的關白秀次興建了瑞泉寺。其實不只是瑞泉寺,多金的角倉家也為京都寺院的復原、修建和營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至今清水寺的朱印船繪馬,其實就是以角倉家的朱印船為圖像。

朱印船貿易圖。(推特)

角倉家盛極一時,一直到江戶幕府的中期,經濟中心漸漸往江戶移動,才略顯衰退。今日位於二條高瀨川起點的角倉家住宅「一之舟入」被保留了下來,而他的紀念木雕像,則被放在嵯峨的大悲閣千光寺,在保津川邊默默俯視著他所創造的水運王國。這兩個今日遊人如織,一看就令人想起京都的景點,當年正是創造京都繁榮水運的起點。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