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林濁水觀點》林全院長還要當多久?

姑且不爭議林全有沒有足夠好好執政的才俱,也擱下老藍男這古怪的稱呼,單就要追求一個長期執政的機會來讓他展示「貴族風範」,實施大前研一說的「遠景式領袖作風」而讓國富民安這一點來說,恐怕在當前山寨版的戴高樂體制下是行不通的。

林濁水

滿意度超低的林全行政院長還要當久?太多人在問,尤其是老獨派。但是當聽到他「執政八年太短,一個總統八年都做不了什麼就要被趕下台。」這一段話時,一心一意要他下台的老獨派肯定氣到不行。

從上台開始,一些老獨派就非常不滿地把林全定位是「老藍男」。這位老藍男一上台氣勢就弱,一個月下來滿意度不到4成,半年剩2成3,現在雖然止跌,但是不滿意度繼續上竄,已經達到5成6。在他上台周年民調的說明會中,游盈隆甚至把他列為民眾對蔡總統的三大不滿原因之一。他上台後,整整一年之間,老獨派不斷嗆聲要他下台。不過,他不只認為自己行政院長愈做愈穩,毫無下台的意思,甚至説「執政八年太短,一個總統八年都做不了什麼就要被趕下台,若台灣真的要改變,一整個世代要有穩定的政治力量,也許民進黨執政二十年才有可能。

好像在說他跟著蔡總統做完8年還不夠,這實在是夠讓老獨派氣結的了。

滿意度超低的林全行政院長還要當久?太多人在問,尤其是老獨派。(中央社)

這樣一位讓老深綠不滿極了的老藍男,假使看到趨勢大師大前研一在他的新書《全球趨勢洞察》中,〈梅克爾總理的領導力讓大國領袖給予極高評價〉這一章,一定會大感深獲我心。大前研一在這一章中說: 戰後德國的艾德諾、施密特、科爾、梅克爾等人「都建立了約10年的長期政權」,足以施展「遠景式領袖作風」,是今天德國富強到甚至可以展現了「貴族風範」的關鍵,在歐洲中很值得珍貴。

的確,「失業率在歐盟當中算是例外低的水準,實質失業率低於2%」的德國, 一直維持相對穩健的經濟發展,和德國一個個總理一旦上台動輒執政超過10年,可以推展「遠景式」的政策息息相關。二次戰後,德國的總理,艾德諾當了14年,施密特8年,科爾16年,梅克爾現在也已經12年。德國總理的久任,和台灣在2000年之後行政院長頻頻成為總統施政不善的替罪羔羊,被一換再換成了鮮明的對比。德國在二次大戰後,到現在68年,才換了8位總理,平均任期8.5年,其中3個超過10年,平均13年;至於台灣,2000年到現在才17年就換了14個,平均1.21年,不到德國的10分之1,其中最長的都滿不了3年。台灣閣揆平均任期短成這樣,在當今之世,無論和任何內閣制或雙首長制國家比較起來,其短的程度都名列世界前茅,大概只有當年動盪不安的德國威瑪政權或法國第三、第四共和稍好。

(作者製表)

過去常常有一個說法是,內閣制由於最高行政首長不只任期沒有保障,而且去留受制於國會政黨和派系的縱橫捭闔,是一種非常不穩定的制度,當年法國戴高樂就在這樣的認識之下,修憲把第四共和的內閣制改成第五共和的「半總統制」。

1946年,他在著名的貝葉演說中說:「不到兩代之間,法國遭到七次侵略,更換過13次政體」,「第一、第二、第三共和是如何垮台,義大利民主、威瑪共和、西班牙共和是如何讓位給法西斯」?他認為這都是議會內閣制惹的禍,他曾經用非常不客氣的話痛批內閣制是「在世界各地都黔驢技窮的議會民主」。他更在回憶錄中說第四共和是一部「由政黨策劃為政黨服務的壞憲法」「在國民議會和共和議會內部議員們的各種不斷翻來覆去的政治聯合、陰謀詭計和脫黨變節」,「加上受到報紙宣傳、黨派會談、團體壓力影響,相繼進出總理府大廈的有17位總理1 」依妥協而出的政府一成立不久就被迫不急侍想當部長的人投票推翻,內閣經常虛懸。

於是在他主導之下,法國誕生了後來被法國政治學大師杜瓦傑叫半總統制,我們叫雙首長制的「第五共和憲法」。從此法國的政治告别了第三、第四共和的混亂時代,因此許多人認為法國第五共和憲法是一個非常傑出的,穩定的憲法,更成為後來包括台灣在內許多新興民主國家學習的典範。

但是,法國憲法真是像戴高樂或他的崇拜者所說的,是一個遠比議會內閣制好而且穩定的憲法嗎?

1946年,戴高樂著名的貝葉演說。(http://www.ina.fr/)

大概未必。第五共和體制實行到現在,59年之間法國總統有7位總統,在其間頻換總理,共換了23個總理,平均任期2.57 年,戴高樂10年間換3個;密特朗14年換了7個,其中兩次左右共治共4年;席哈克12年換4個,其中5年左右共治;奧德朗5年換3個。政治的穩定度雖然比2000年後的台灣好,但是二次大戰後,德國和英國採取被戴高樂奚落的議會內閣制制,就輸太多了。

例如德國,58年間8位總理,平均任期8.5年。其中有3位任期超過10年,這根本不是法國總理可以比的;另外,英國戰後68年,15個首相,任期平均4.8年,柴契爾11年,布萊爾10年,這兩國的穩定度都是法國比不上的。法國總理任期平均只有2.57年,雖然也有戴高樂、密特朗、席哈克三位總統任期超過10年,但是,密特朗任內兩度左右共治,席哈克一度左右共治,總任期內總統雖然是一個但政府輪替了不只兩次,政策前後根本無法一貫,只有戴高樂這位「法國最後的君王」執政10年算是前後一個人主政。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戴高樂對「議員們的各種不斷翻來覆去的政治聯合」非常不以為然,認為是政黨、派系的分贓作法,將造成政局的不穩定,但是德國在二次大戰之後的政府幾乎全是聯合內閣,一個黨單獨執政前後只有6年,政府的穩定度完全不是法國第五共和能比的。

第五共和體制實行到現在,59年之間法國總統有7位總統,在其間頻換總理,共換了23個總理,平均任期2.57 年。(the state of the century)

事實上,備受戴高樂主義者尊崇有加的法國第五共和體制,和內閣制國家相比,不只是輸給德、英而已,依世界銀行的評比,法國在全球近200個國家中,政治的安定度根本排不進前10%之內,相反地,在前10%之內,議會內閣制國家比比皆是。因此,所謂戴高樂第五共和體制是比議會內閣制穩定的制度,那只能和法國自己的過去相比,不能拿來跟別人比。也因此,台灣民主化時拿法國制當典範,是取法乎中而得乎其下,比已經輸人的法國更差恐怕是必然的了。

我們並不是要透過評比說,只要當上議會內閣制的總理就一定久任,應該是這樣:內閣總理由於沒有像總統一樣的法定任期保障,做不好,很快就會下台,不像總統雖然10趴大家也拿他沒辦法;但是一旦做得好,便有遠比總統更長的發揮長才的時間。

現在姑且不爭議林全有沒有足夠好好執政的才俱,也擱下老藍男這古怪的稱呼,單就要追求一個長期執政的機會來讓他展示「貴族風範」,實施大前研一說的「遠景式領袖作風」而讓國富民安這一點來說,恐怕在當前山寨版的戴高樂體制下是行不通的。

註:

1. 其中一人三度總理,兩人兩度,一人代理。共22人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