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南亞觀察》印度為何拒絕參與「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其真正的目的在於轉移國內過剩產能與資金,一方面將龐大的基礎建設能力與投資轉移至海外,另一方面能名正言順地開發這些地區的能源與各類天然資源,本身就是一個精算的對外戰略,印度政府不可能不知道北京的算盤。但是除了提出聲明拒絕參加之外,難道沒有別的作法?

陳牧民 / 中興大學當代南亞與中東研究中心主任

(圖片來源:https://goo.gl/UV5vlt)

5 14 日,29 國政府領導人以及來自 130 個國家的代表齊聚北京,參加由中國舉辦之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自從三年前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正式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這大概是中國以此為主題所舉辦過最大規模的國際盛會。

習近平在開幕演講中對所有來賓宣佈,將向絲路基金新增 1000 億人民幣(約 4375 億台幣)資金、未來 3 年將向參與的發展中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 600 億人民幣(約 2625 億台幣)援助,以及 20 億人民幣的緊急糧食援助。他也說中國未來會跟其它國際金融和開發組織,共同合作執行「一帶一路」相關項目,不過這些機構主要是由中國主導的亞投行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相較於全球經濟景氣不振,西方各國都減少對外援助與投資,中國此舉確是大手筆的作為。

印度拒絕參與「一帶一路」的官方說法

(印度外交部發言人 Gopal Baglay。圖片來源:https://goo.gl/4XeHxW)

不過在所有主要國家中,印度卻罕見的拒絕派遣代表出席高峰論壇。其外交部發言人 Gopal Baglay 指出:「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接受忽視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計畫」。他所指的正是整個「一帶一路」倡議中最核心、且投資金額最大的計畫「中巴經濟走廊」。該計畫將在中國新疆的喀什與巴基斯坦最西南邊瓜達爾港之間,建設一系列的交通運輸與能源開發相關計畫,總計畫金額達 460 億美元。對於基礎建設貧弱也缺乏發展資本的巴基斯坦而言,這個計畫是未來國家能否翻身的關鍵,更是打造貫通全國南北經濟與運輸管道的唯一機會。

(中巴經濟走廊計畫:紅色為計畫路線,中間褐色區塊為備受爭議的喀什米爾區域。圖片來源:https://goo.gl/sgyZXo)

按照印度政府的說法,中巴經濟走廊計畫將經過印度擁有的喀什米爾地區,該地目前為巴基斯坦實際控制,但是印度宣稱對該地區擁有主權。過去只要中國與巴基斯坦在這塊爭議地區計畫進行某些項目,印度政府都會強烈抗議。在本次高峰會議前,中國政府其實一直希望印度政府能派員出席,但是後者要求中國修改中巴經濟走廊計畫,至少不要讓計畫涉及到印度所主張的領土,只是中國最後並未回應。

印度拒絕參與「一帶一路」的真實原因?

印度政府表面上以喀什米爾主權為藉口,拒絕參與一帶一路高峰會,看似合情合理,但這真是不願參加的原因?印度外交部發言人在記者會上說了這麼一段話:「跨國連結倡議必須基於普世共同認可的國際規範、良善治理、法治、公開、透明等原則,這類計畫應該避免讓整個社群未來面臨嚴重的財政負擔(Connectivity initiatives must be based on universally recognized international norms, good governance, rule of law, openness, transparency and equality, and avoid projects that would create unsustainable debt burden for communities)。」

這是講給印度國內聽的,也是說給南亞其他國家聽的。印度南方的島國斯里蘭卡在過去十年來總共向中國借貸了80 億美元,讓中國取代日本,成為斯里蘭卡最大債權國。目前斯國基礎建設有 70% 的經費仰賴中國貸款或援助,斯國因為無法如期償還貸款,被迫將中國承包的漢班托塔港(Hambantota Harbor)連同附近 15000 公頃土地租借給中國,為期 99 年,此種割地還債的作法讓斯里蘭卡總理維克勒馬辛哈(Ranil Wickramasinghe)在國內飽受批評。

(2014 年習近平訪問印度受到兩國媒體高度期待。圖片來源:https://goo.gl/uo5fAw)

2014 9 月習近平訪問印度時,就曾經大力遊說印度政府,希望讓中國參與未來印度國內的重大基礎建設,當時中國許多媒體極力鼓吹其國內高鐵建設經驗,認為無論從成本還是技術來看,中國都有機會在印度取得發展機會,但是一年後印度最後仍然決定讓日本取得第一條高鐵計畫的承建權。印度的決定完全是政治考慮:印中兩國至今仍有長達三千公里的邊界未曾正式劃定,1962 年戰爭慘敗的陰影至今揮之不去。對印度朝野各界而言,中國即使不算是頭敵人,但至少也是一個在軍事與經濟上的強大競爭對手,印度即使需要外國技術來協助進行國內各項重大建設,但中國不太可能成為優先選項。

由於國內產業結構的緣故,印度近年來與中國貿易一直飽受逆差之苦:2016 年兩國貿易量為 708 億美元,但中國對印度出口就高達 582.5 億美元,印度對中國出口只有 117.6 億美元,貿易逆差高達 465 億美元。過去在印度市場稱霸的韓國 Samsung 手機,去年一年內完全被中國品牌打敗,其市佔率從 30% 降到 21%,而中國的四大品牌(小米、OPPO、聯想、金立)在印度的市佔率從 19% 迅速擴充到接近 50%。印度總理莫迪提倡「來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正是為了提升國內製造業實力,讓內需市場不再仰賴進口商品的戰略選擇。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其真正的目的在於轉移國內過剩產能與資金,一方面將龐大的基礎建設能力與投資轉移至海外,另一方面能名正言順地開發這些地區的能源與各類天然資源,本身就是一個精算的對外戰略,印度政府不可能不知道北京的算盤。但是除了提出聲明拒絕參加之外,難道沒有別的作法?同樣作為全球矚目的崛起強權,印度政府更應該提出相對應的策略,過去莫迪曾提出一些發展區域經濟的口號,例如季風計畫(Project Mausam),但是至今沒有任何進展。當印度政府決定抵制中國精心鋪陳的全球計畫時,各界更希望看到的,不只是道德勸說,而是實際的相應作為。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南亞觀察 印度為何拒絕參與「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