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南風新生代》要「南向」,就要學他們的「話」

要想推動與印尼等東南亞國家從事涵蓋政治、外交、經貿、文化等領域的國際交流活動,語文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能夠使用對方的語言,不但能藉此了解其風俗、文化內容,貼近當地的生活環境,更可以因為懂得語言,更進一步認識彼此,體會相互的立場,甚至提升談判成效,降低誤會發生的機率。

鄧克禮/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生

語言是溝通之母,如果交流的雙方沒有共通語言,就很難了解對方的想法與意圖,當然也不容易對談話的議題達成共識。儘管是不會說話的嬰孩,其父母親也要了解這個孩子的「肢體語言」,才能懂得何時需要給予餵食,或是冷了,還是熱了,需要加減衣服。

現在正值政府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之際,若沒有儲備好能夠使用東南亞國家語言的人才,又如何能掌握東南亞的情勢發展,以及了解當地政府與人民的心聲,同時與他們進行交流,甚至發展雙邊關係,或是達成政、經、文化等各領域之合作協議。

因此,學習東南亞國家的語言,成為與當地交往是否能成功的關鍵因素;尤其是東南亞的大國印尼,因為民族、文化與宗教的多元性,使得印尼語成為與當地人交往的重要工具。

民進黨啟動東南亞文化及語言計畫,邀請印尼語講師陳芸欣等多位東南亞語講師為報名的黨工授課。(資料照,記者廖振輝攝)

前往印尼發展必須學會語言

在印尼,絕大部分民眾信仰回教(伊斯蘭教),雖然印尼政府未自稱是回教國家,並認為在印尼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但仍明定僅回教、佛教、印度教、天主教、基督教與孔教,才是合法的宗教,可以被載列於身分證上。前面三種宗教是因為在印尼歷史上,曾有來自印度與中南半島的印度王朝及佛教王朝之建立,以及受到早期阿拉伯人與中國大陸商人在此貿易之影響,引進了回教信仰。而天主教與基督教,則是西方殖民主義國家在統治印尼時期所傳入。至於孔教能夠在印尼被視為一種宗教信仰,就要歸功於當地華人長期對印尼經貿的貢獻受到肯定,讓華人傳統祭祖的信仰,能被視為印尼的宗教之一。

此外,印尼是多元民族所組成,大部分屬於馬來民族,但其支系亦非常繁多;除印尼全國五大島嶼的主要民族外,一般已被承認的較大支系的民族,總計就有三百餘種。因此,在這樣多元宗教與民族的國度裡,不同族群間彼此文化差異的明顯程度,是可以想見的。如果要與這樣的國家民眾打交道,實屬不易,更遑論要在那裡從事經貿活動,甚至生存與發展。若沒有當地語文能力做為基礎,將難以生存,甚至是不可能打入當地的社會,也無須說如何能夠與當地原住民競爭了。

新北市觀光局於今年11月至明年2月間將舉辦「新南向專業導覽人員培訓課程」,輔導熟諳越南、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語的學員投入東南亞語導覽人力市場。(資料照,記者鍾泓良攝)

有志與印尼交流或談判的人需要學習語文

台灣要走出去,要參與國際社會的活動,當然是要與世界各國進行交流,在遇到需要彼此協商合作的時候,則談判人才便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若有志向想要參與台灣與印尼互動,或是成為推動台灣與印尼交流的協助者,從事台灣對印尼在政、經、文化等領域協商、談判,做為一個協商代表,則必須事先培養使用當地語言的能力。舉例而言,印尼語的besok一詞,可以當做是「明日」、「改天」,甚或是「下次」之解釋;但如果對一位不明瞭印尼語的人,可能無法掌握其真正的意思,因為誤解喪失一次做生意的機會。

所有可能成為前述擔任有關與印尼交往之工作領域的台灣年輕人,應該就是學習印尼文的儲備人選。目前在國內的部分大學中,已有東南亞區域研究,或是相關語言的選修課程,提供想要學會印尼語的人有機會學習。至於從事與印尼進行貿易之企業,其年輕幹部也需要具備印尼語的基礎,因為具備了這樣的語言能力,將能直接與當地人進行溝通,以及了解現況發展,勢必較不能使用印尼語者,容易提高公司的經營業績。

在台灣,新住民諮詢專區有獨立空間,提供中、泰、緬、印尼、越、英等語言服務,相對地,要往外走,也該有相關配套。(資料照,記者賴筱桐攝)

有系統地學習較能發揮語言能力

近年來國內的學術界對於東南亞的研究有逐漸增多之趨勢,尤其在對東南亞的主要國家之語言學習,也有更多的大學或教育機構願意開班授課,讓想要學習東南亞語言的學生或是民間人士,有可能去接觸包括印尼語在內的東南亞各國語文。但是並非所有的東南亞語言都可以找到學習的地方,較常看到是越南語及泰語的學習課程佔大多數;相對地,以東南亞人口最多、幅員最廣的國家印尼來說,能夠提供系統性學習印尼語的地方幾乎找不到。

如果能透過具有系統編排的印尼語課程,按部就班地學習,從基礎開始學,漸進式地以了解學印尼語之目的及其用處做起步,例如從發音、生活對話練習、基本字詞應用,到印尼語自我介紹、基本句型之文法練習、情境會話應用,最後可以書寫簡單的信函等,相信在短期內會有一個基本的程度。若繼續加強,能累積半年到一年的學習,應能具備與人溝通的能力,可以前往印尼擔任從事交流的角色了。當然這距離成為一個能提供相當績效的從業者來說,仍需要一段時間的學習,不過如能繼續在此領域加強練習,假以時日語文程度必當會較為熟練,在與印尼方面進行交流協商時,也就能夠事半功倍。

新南向專案報告,立委柯志恩質詢時爆出台大把越南文、印尼文課掛在日文系,到底是東北向還是南向?也足見為因應政策,語文教育必須同時跟上腳步。(資料照,記者林曉雲攝)

總之,要想推動與印尼等東南亞國家從事涵蓋政治、外交、經貿、文化等領域的國際交流活動,語文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能夠使用對方的語言,不但能藉此了解其風俗、文化內容,貼近當地的生活環境,容易掌握當地發展現況,更可以因為懂得語言,更進一步認識彼此,體會相互的立場,甚至提升談判的成效,並降低誤會發生的機率。透過使用對方的語言,才能建立彼此的信賴,尤其是面對屬於馬來民族的印尼人,因其與我國人的宗教信仰差異明顯,獲得印尼人的信任相當不易。如果藉由印尼語的應用,定能拉近彼此距離,有助於建立共識,增進我國政府新南向政策推展之成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