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紐約地途》台灣文創,紐約發光

台灣說要走出「代工」時代已經一、二十年了,「文創產業」在那之後也如雨後春筍冒出來,如今是否已茁壯至可以飛出台灣、走向世界的時候了呢?而飛出世界之後,又是否能有恰到好處的亮點、特色,是足夠讓人一眼認出台灣血統的呢?

NYDECO

日前受朋友邀請去參觀正在紐約進行中的NY Now國際禮品設計商展,親自見識了以「Fresh Taiwan」為名的台灣館裡十家參展的新創公司,讓長居紐約的筆者可以零距離認識台灣文創產業和設計人才。展場地點是在曼哈頓中城西邊的賈維茨會議中心(Javits Center),超過兩千四百家品牌和十萬件以上的各種家事、文具、裝飾的設計產品在為期五天的展覽中力求獲得銷售通路商青睞,爭取訂單。這些品牌不乏已是國際知名大廠如Georg Jensen、Chilewich等不斷推陳出新、穩定客源,也有像在Fresh Taiwan從台灣來的數家新創公司首度參展,希望在紐約這個國際重點市場展露頭角、打響名號。

每年1月和8月各一次的NY Now國際禮品商展是不論知名大廠或新創品牌爭取客戶訂單的重要活動。(圖:作者提供)

「台灣創意設計中心」的謝其韞和蕭妤真,是此次負責辦理從台灣來紐約參展所有事項的人,經過她們熱心逐一介紹十家參展的台灣品牌,也聽了品牌負責人詳細解說自己的設計產品後,除了看到了這一代台灣年輕人在「工業設計」、「商品設計」方面的軟實力絕對足以站在世界尖端,也讓我想起雖然是完全不同產業,自己曾經參加超過十年的美國神經科學學會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年會。因為自己做研究的實驗室在研究「癲癇發作機制」領域算是相當有名氣,所以每當去開會發表新研究成果,多半會吸引不少的研究工作者前來觀摩交流,自己沒有報告時,則特別留意認識的或其他台灣來的實驗室研究成果發表。不論研究生還是實驗室老闆,看到他們的看板海報上貼著所屬的台灣學校或研究機構名稱,都還是會有莫名的感動。這些遠赴重洋來參加NY Now禮品展的台灣品牌,認真努力地對有興趣的看展者介紹,也帶給我相同的感受。台灣人才濟濟,絕對不是自我感覺良好而已。

看到台灣年輕人來紐約商展推銷自己的創意設計產品,讓筆者想起同樣是數萬人參與的美國神經科學年會,同樣有非常優秀的台灣研究生或年輕教授來發表傑出的研究成果。(圖:作者提供)

這次的紐約禮品展,台灣館的「Fresh Taiwan」被歸類於強調設計原創和新品的「Accent on Design」類別。算是半個「文具控」的我看到「蛋造設計 (Danzo)」的「Landscape」系列置物盒除了造型獨特,還具有內外皆能收納置物的巧思、「奇意果國際有限公司 (Kiwico)」HMM品牌素雅穩重的尺筆合一設計、「物外有限公司(YStudio)」喚起人們重新思考「The Weight of Words」概念的黃銅筆身原子筆、「享向設計(Shiang Design)」層層山巒景致的文具置物座和結合不同材質的杯具器皿,每樣設計產品都讓筆者好想全部收刮佔為己有。

設計簡潔,又能在功能上看到巧思的文具商品對筆者的錢包殺傷力太大。(圖:作者提供)

「大器創意(DAQI)」的「JinGoo間關」結合LED燈光和藍芽播放器的東方意象鳥籠,和「晏誠設計(YenChen Design Studio) 」以「銅綠」和「金繕」兩種東方傳統工藝所製成「one of a kind」陶瓷器物,以及「目逆設計(Eye Candle)」栩栩如生的金魚魚缸蠟燭,都是結合東西文化、技術的設計產品。而「禾少設計(Parsec Design)」將樹木與皮革結合的「樹革」所設計的隨身配件,質輕卻帶有自然原始的奢華。獲得2015年法國古典樂大賞「Diapason」金獎的「悅聲志業(C & M Audio Co.)」的「Chord&Major」專屬音樂調性耳機,與「創夏設計(TreAsia Design)」結合了台灣孟宗竹與鑄壓冶金工藝的全音域耳道式耳機,則展現出台灣在國際高端視聽產品的設計和製造技術獲得重視與肯定。

「台灣創意設計中心」甄選了十家非常有潛力的文創設計公司首度來紐約參展,讓國際見識台灣在設計與工藝方面的軟實力。(圖:作者提供)

雖然負責整合這次參展活動的謝其韞小姐一再強調,來參展的十家新創公司本身十分努力,但由台灣文化部主辦的「文化創意產業國際拓展計畫」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執行的「Fresh Taiwan」策展計畫,近年來嚴格甄選台灣新創品牌積極參與國際各商展的努力,在把台灣設計與工藝方面軟實力推向國際上,的確有顯著貢獻。在紐約,許多美術館、博物館本身都有附屬的禮品商店,市面上也有越來越多的設計精品商店,每當逛這些店家,只要看到喜歡的產品底部印有「Made in Taiwan」字樣,都會特別開心,也增加購買的意願。台灣說要走出「代工」時代已經一、二十年,在「文創產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今天,該是讓台灣新創品牌走向國際的時候了。

目前暫居紐約的「台灣體驗地圖」製作人林育正和筆者聊天時,問到代表台灣來參展的這些新創公司產品有哪些是一看到便可以和台灣做連結的?當然文創事業不一定要背負著發揚或宣傳「台灣文化」的重責大任,但是同樣的文創事業,在日本與韓國,總能發現許多讓人一看就馬上可以和文化產生連結的物件。台灣在歷史上受到多種文化的植入和影響後,是否已經發展出可以清楚定義的「台灣文化」?除了飲食,當我們要向國際介紹台灣時,又有什麼物件、設計或工藝,是可以讓他們馬上能夠深刻記下的「台灣印象」?

亞洲日本和北歐瑞典的文創產品往往都帶有很明顯的文化連結。(圖:作者提供)

參觀了「Fresh Taiwan」台灣新創品牌,見識到台灣新世代的設計與工藝能力,也更加看好台灣所強調的「軟實力」前景。貪心期待的是,下次再逛到這類的商品設計展,或許不用看到「Taiwan」這個字,也能馬上有「嗯,這是台灣的吧」的自信,而不再是一種驚豔。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