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開放民進黨》軍公教年金改革:一盤被炒錯的飯

選舉將屆,攸關社會發展的諸項重大議題免不了沸沸揚揚。以「軍公教年金改革」為例,雖然這幾乎是十年以上的老議題了,然而為什麼要拖到現在基金捉襟見肘,明顯危機感出現時才引起重視,又甚至仍然莫衷一是呢?

臺左維新

選舉將屆,攸關社會發展的諸項重大議題免不了沸沸揚揚。以「軍公教年金改革」為例,雖然這幾乎是十年以上的老議題了,然而為什麼要拖到現在基金捉襟見肘,明顯危機感出現時才引起重視,又甚至仍然莫衷一是呢?其實是因為所有欲改革者都忽略了最根本的問題,也就是社會主流意識對軍公教的待遇存在普遍性的誤解。簡單來說,就是整個以國家為首的宣傳機器把軍公教等職業「鐵飯碗」的這個印像灌輸並深植於台灣人心中,使台灣人普遍忽視軍公教的福利(包含薪水、福利,以及──退休金等)本質上是「待遇」,而非不可更動的「特惠」或「特權」。

「軍公教年金改革」為例,雖然這幾乎是十年以上的老議題了,然而為什麼要拖到現在基金捉襟見肘,明顯危機感出現時才引起重視,又甚至仍然莫衷一是呢?(資料照,記者林正堃攝)

何謂合理的「待遇」?

本質上應該是屬於「待遇」的機制,就一定要在「基本保障」、「市場機制」與「有權決定、發揮影響力者」這三個面向上符合合理的原則。本文不直接採用私人企業集團「發薪水」的概念來類比,主要是怕引起混淆。因為如果是私人企業發薪機制則情況則相對簡單,就是「基本保障」、「市場機制」與「股東」。但一般人對於股東的想像可能只有「實際掏錢出來的人」才叫股東,那對應到多數現代國家(包含台灣),則會因為有許多人其實是低稅、甚至免所得稅,因此概念上難以直接轉換。總之,放大到國家的層次,那個「有權決定、發揮影響力」者就是「民意」,這也是民主國家的精神──人民有權決定國家要怎樣分配資源。因為,要確保國家把資源拿來讓每個國民擁有基本、安穩的保障,而非僅讓少數職業別享有豐厚的保障,因為那勢必排擠更妥善的資源分配。

另外,在「市場機制」方面則需先有一個基本前提,那就是「資訊公開透明、有明確的選項可供選擇,或是有明確客觀的指標以供比較」。所以,台灣的軍公教退休金的問題在於在當今國家架構下被塑造成「基本保障」加「優惠」,完全沒有「市場機制」與「民意」可以置喙的空間,而大眾也普遍沒有這樣的意識。常有人試圖舉出「軍公教的退休金是基於他們一生為國奉獻」,來做為不必受到改革的遁詞;這句話完全就是抹消了市場機制存在的空間,因為「為國家奉獻一生」其實只是一個空泛的形容詞,本身並不是一個明確、客觀的指標。

本文並不反對例如從事軍職者因為面臨高危險,或是教職者因為身負重擔而應該有更優厚的待遇,但其指標不應該只用一句「一生為國家奉獻」來帶過;這絕對不是在一個進步國家內值得鼓吹的事情。因為這句話迴避了更多的公共討論與大眾參與,結果往往只會造成國家的陳腐。所以,在對待遇進行評估與平價時應該要更公開、透明化,更應包括到以民意為基礎。

年金改革的問題根源

所以,年金改革在過去就是因為沒有考慮到社會意識過於陳腐這個因素,所以才會在面臨反彈實莫衷一是。因此,所有第一線的改革者,應該要更明確的告訴大眾一個「待遇」究竟應該如何制定才合理,尤其應該是要透過「人民有權讓國家能確保每個國民不分職業別,皆獲得基本且安穩的保障」此一概念,才可以逐漸地潛移默化我們的社會意識。

年金改革在過去就是因為沒有考慮到社會意識過於陳腐這個因素,所以才會在面臨反彈實莫衷一是。(資料照,記者王藝菘攝)

結論

我們要破解的,不只是軍公教年金這個不正義的機制,還包括廣泛存在於台灣社會對於軍公教年金改革的誤解。別忘了,我們要把「市場機制」這個概念給引入,才能健全這個待遇體系,這才是真正的引領社會上的風向。許多保守頑固者的遁詞都是「那是為國家奉獻一生的應得」,要面對這種說法,就要用更開放、更可供檢視的方式來表現什麼叫做「為國家奉獻」,不要讓「為國奉獻」的解釋權把持在不想改革者的手上!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開放民進黨:臺左維新 軍公教年金改革──一盤被炒錯的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