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共和國》張瑜芳/我要教授好 不要教授只會投稿

張瑜芳/台大研究生

自去年初的副教授陳震遠「假審」事件,到今年優秀教師被海外大學挖角,所展開的教職低薪討論,乃至近來數起論文抄襲、名校研究員冒名濫用國家研究計畫成果,有關台灣學界、教育界的問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何時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為追求真理而能「忘食」的研究與教育,成為功利主義之下與金融景氣共存共亡的一門產業?淪為另一個英雄與英雄間爭名逐利、醜態盡出的戰場?種種看似不相干的議題,在莘莘學子眼中,或明或暗地都揭示了台灣高等教育的病灶:不是大學數目、不是學費多寡,更不是教師俸餉,而是過於服膺科技理性、過於迷信數字排名,並且過於躁進的研究引導教學策略。

隨意攤開台灣數所頂尖大學的教師評鑑準則、升等辦法,所謂的國際通用學術評鑑指標,即是期刊投稿篇數,因此任用辦法中洋洋灑灑地細述SCI、SSCI等等國際期刊投稿篇數,以及五至八年內助理教授未升等即不續聘等文,試圖合理地量化學術品質,卻無理地稀釋了教師教學的熱情。

教育界於法規定教授要會投稿,於情則希望教授教得好,卻不思台上精彩的一分鐘,尚需台下十年的苦心經營,又如何要求一位資歷尚淺的優秀學者,等比例地將時間分配於行政、教學與研究?

懷抱著無比熱情的新進教師與海歸學者,或許能為造福鄉里而咬牙屈於低薪,但在繁重的行政庶務、教學備課,以及排山倒海的升等壓力之下,首先可能犧牲教學品質,次為在研究上便宜行事,最後可能斷然揮別台灣,揮別歪曲的教育體制,至他國實踐教育理想。無論何者,受害的必然是學生、必定是台灣的未來。

當然,學術的立意有別,如同研究型單位與教學型單位,必然要求教職人員於不同面向上的產出;但對絕大多數一心向學的學生而言,更盼望的是為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的熱情。我曾見過補教界名師,廿餘載以來每週上千題地逐字逐句批閱學生的作業,即使於重病化療期間,他也竭盡所能以email回覆學生的問題。我也曾遇過頂大教授,自任職以來寒暑未休,身兼行政職與多項研究計畫,卻堅持不聘助理,親力親為地批改學生期末考卷,更時時撥空悉心指導研究生論文。

自此我便暗自期盼,若為人師者皆有如此胸懷,身為學生必然殫精竭慮一心向上,台灣未來也必定人才濟濟。

身為台大學生,我有幸獲得相對多的教育資源,因此我更認為台灣的高等教育應從根本性的體制問題進行修正。

例如,投稿國際期刊的「量」並不能代表整體的學術成就,若是擲地有聲的研究,必然被廣為引用,「質」才是禁得起考驗的標準。然而,平心而論,比起斤斤計較國際期刊投稿數、執著於共同作者排序先後的學者,比起總讓學生苦守在研究室門口望眼欲穿、永遠找不到人的論文指導,比起毫無教學熱情僅照本宣科、下課鐘響時跑得比學生還快的大學教授,我更祈求自己能遇到的是對學生傾囊相授的老師,一位願意傾其所有、栽培國家未來棟樑之材的教育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