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共和國》周美里/立即扭轉教改錯誤方向

周美里/全國十二年國教家長聯盟理事長

四年前馬英九宣布推動「十二年國教」,對體質脆弱的台灣教育,再度投入震撼彈。台灣的教育和少子化、產業空洞化息息相關,兵疲馬困的學生及家長,引頸期盼新政府結束這場「十二年國教」的荒謬劇。因此,在總統大選政黨輪替的前夕,我們要向各黨總統參選人懇切呼籲,沒有面子問題的包袱,應展現魄力解決馬國教亂政,立即停止錯誤政策,恢復基測,安定人心,勿再推新制。另外,更要正視廿年教改的錯誤方向,打破迷思,重建台灣教育,壯實國力。

十二年國教是公認失敗的政策,探討其失敗之癥結為:革命式變革;政策形成缺乏溝通及共識;只注重入學制度,脫離教學現場;改革方向不但不能切合社會需求,還與社會價值背道而馳。簡單來說,過去教改以來幾個重要的迷思,必須重新檢視。其中,教育做為社會流動的途徑更是不容打破的價值觀,尤其是在當前台灣貧富差距不斷擴大下,更凸顯教育做為社會流動機制的重要性。

台灣高中九成多、高職近八成升大學,何來「升學」壓力?學生的壓力是來自競爭而不是升學機會少,競爭是任何制度都消弭不了的。為了消弭升大學的壓力,而去廣設大學,是因噎廢食。減輕升學壓力的解藥不是讓大家輕鬆升大學,而是該引導學生分流,提升技職教育,讓學生不要全部擠進「大學」,達到天生我才必有用,也減輕部分學生不必要的「升學」壓力。

孩子們需要的不是「沒有壓力」的學習或生活,而是「公平的競爭環境」。如果有公平的競爭環境(無論在職場或學習),壓力都是可以克服及適應的,最怕的是不公平的制度,壓力來自不可知、不能掌控、靠運氣。為什麼十二年國教孩子們壓力沒有減輕,就是因為太多主觀(多元比序)、賭運氣(志願序)及不公平(會考),加上年年變動的不可知。

免試是假議題

有學習就有考試,考試不是問題,怎麼考才是問題。污名化考試,只是誤導孩子的學習態度。高中免試升學、學區化會導致教育兩極化,犧牲中上的學生。學術型學生,為了拚頂尖大學,有沒有免試,養成教育都一樣,影響最小。公立高中如果不能提供能升頂大的教育,就是私校接手,只是犧牲了經濟弱勢的孩子。但是原本認真學習的中上學生,在免試下,只要不能躋身「菁英圈」,就會被淹沒,失去信心及動力,最後自我放棄。台灣教育現場不再是M型,而是L型,國立大學生出現1/2+1/3=2/5已經不是笑話了!

為了不要「一分定生死」,走向另一個極端,導致學生普遍充斥「差不多」心態,不只學習如此,做事、工作態度亦然,和現代科學及企業追求卓越的精神背道而馳。「差不多」先生在台灣的下一代復辟,對台灣的產業及科技發展是致命傷。

就近入學從來就不是高中生和家長的考量,此階段重要的是適性分流,選擇技職或高中,而不是離家近。說孩子是草莓族、媽寶,又要他們在家旁邊念書?就近入學導向的「社區化」,只會使教育階級化更形嚴重。學術型學生不是遷戶籍搶好學區,就是直接進入私校,這是必然的趨勢。

我們要不同性向孩子都能有發展,不是每個孩子都有「多元」能力,成為「萬能」小孩。更令人詬病的是以多元之名行教育階級化之實。以多元比序為升學門檻,成為多「錢」入學,導致弱勢學生輸在起跑點上,弱勢更弱勢,難以藉教育翻身。

正視教育造成的國安危機

廿年前的教改打著要打倒升學主義,其結果卻是助長升學主義,台灣進入有史以來高學歷人口最多的時代。究其原因,推動教改的人士難以擺脫「士大夫」觀念,學歷掛帥,歧視技職教育。「廣設大學」迫使孩子,無論性向,不由自主被「制度」逼往大學。荒謬到連高職也升學導向,升學主義從菁英向下流竄,毀滅了原本重視實作、技術的技職教育。年輕人坐擁高學歷卻無一技之長、低薪,和產業需求嚴重脫節,已經是台灣的國安危機。現在不正視,台灣未來堪虞,下一任的總統必須負起責任,不能再逃避。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