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神農街 再現風華

走進神農街,古樸的街屋讓人感覺像是走進時光隧道。<br>(記者吳幸樺攝)

走進神農街,古樸的街屋讓人感覺像是走進時光隧道。
(記者吳幸樺攝)

2008/05/02 06:00

老街轉型藝術街

記者吳幸樺/專題報導

昔稱「北勢街」的神農街,是台南市保存原貌最好的老街,五條港文化園區重要據點;這條街昔日是巨賈來往不息的繁華街肆,如今則是藝文氣息濃厚的藝術街道,有保留傳承老技藝的大轎工藝,也有年輕人的藝文展覽空間,歷經時代變遷,老街不死,反而重新找回生命力。

在十七世紀中期,西門路以西的台江內海一片汪洋;到了清代,台江內海日漸淤塞及整治形成安海港、南河港、北勢港、佛頭港及新港墘港等五條港,是清初台灣的門戶,後來道光年間台江內海浮覆後,先民再挖掘運河連接五條港,維持貿易航運;北勢街(現神農街)就在港區的中央,是最熱鬧的街道,街坊的後面就是北勢港道。

歷經戰後都市計畫道路拓寬,及民國八十二年海安路拓寬與後來的地下街開挖,五條港舊街道被攔腰斬斷;但幸運的是,神農街並非計畫道路,街道寬度一直保持在約四米,與兩百多年前的空間差距不大;且因多數老屋產權複雜,改建不易,特別是海安路到康樂街這段,大部分房屋都還是二樓的鋪瓦街屋,許多還是清代及日治初期的結構,街屋的立面也夾雜著不同年代的風貌,相當能夠見證五條港區歷史發展的過程。

維修整建夜更美

神農街再造計畫承辦人、文化觀光處古蹟維護科技士吳坤明表示,得天獨厚的神農街引起文史人士的關注,凝聚社區居民的認同,於民國八十八年爭取到城鄉新風貌補助經費,歷經三期工程共耗費一千八百二十萬元,於民國九十一年正式完成整體歷史街道再造工程,以石板鋪面重現清代街道意象,古樸街燈夜間照明讓老街夜晚比白天更美麗。

為了促成老街再造,住進神農街的赤崁文史工作室執行長鄭道聰表示,神農街的再造為城市歷史環境的保存做了很好的示範,它也是保留府城港口街道意象的見證。

老街密佈古蹟、街廟、老行業,如市定古蹟金華府、全台開基藥王廟、四十九號的「永川大轎」、六十七號的「西佛國」等;著名的民俗活動迓媽祖、扒龍船、做十六歲都源自於此;而受到海安路通車及藝術造街成功的影響,愈來愈多年輕人走進老街,原本頹敗的舊街屋轉變為前衛的藝文空間,神農街的故事,還很長。

昏黃古樸街燈映襯下,神農街愈晚愈美麗。<br>(記者吳幸樺攝)

昏黃古樸街燈映襯下,神農街愈晚愈美麗。
(記者吳幸樺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