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恆春半島海域魚體抽檢 逾9成有塑膠海廢

大型海廢纏繞海洋生物死亡。(記者蔡宗憲翻攝)

大型海廢纏繞海洋生物死亡。(記者蔡宗憲翻攝)

2019/04/28 06:00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屏東墾丁國家公園「珊瑚週」系列活動,找來海生館副館長陳德豪發表研究成果,驚人發現恆春半島海域,幾乎「百分之百」的魚類消化道都有塑膠海廢,除呼籲民眾非必要少吃魚類內臟,也呼籲「減塑、無塑」更是刻不容緩。

根據陳德豪研究團隊分析,在台灣相對乾淨的恆春半島海域,一百一十七隻珊瑚礁及洄游性魚類樣本中,從魚類消化道發現塑膠海廢的比率高達九十五%左右,每隻魚體內都有至少五個微型塑膠(直徑或長度小於五毫米的塑膠碎片)垃圾,最大的鬼頭刀魚,體內甚至高達三十二個塑膠海廢。

學者研究發現 籲少吃魚內臟

「這比率代表幾乎全部魚類都有!」陳德豪指出,最可怕的是,除了普遍看到的魚類,其中有生活在一百八十至六百四十米的深海魚,體內竟也發現五個塑膠海廢;至於海龜部分,從前年十二月至去年十一月間,海生館收容的二十一隻綠蠵龜、欖蠵龜及玳瑁,體內塑膠海廢比率更是高達百分之百,目前團隊也進一步研究全台牡蠣體內含塑膠海廢的比率。

陳德豪研究團隊也發現,微型塑膠海廢雖在消化道內發現,但對食物鏈上層生物(如大魚)沒有數量累積現象,只能證明如不吃下魚類內臟消化道,海廢不會累積到人類身上,但是否對血液肌肉等其他領域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

陳德豪強調,大型海廢直接纏繞或被生物食用造成傷害,微型塑膠海廢則殘存在魚類消化道中,到處充斥的海廢已經是全球性議題,減塑、無塑才是拯救海洋及生物刻不容緩的工作。

海洋廢棄物問題嚴重。(記者蔡宗憲翻攝)

海洋廢棄物問題嚴重。(記者蔡宗憲翻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