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重現北火足跡 退役機組變裝置藝術

北火發電廠退役機具在藝術工作者巧手下,結合漂流木及海洋廢棄物,變身裝置藝術。(記者林欣漢攝)

北火發電廠退役機具在藝術工作者巧手下,結合漂流木及海洋廢棄物,變身裝置藝術。(記者林欣漢攝)

2017/05/19 06:00

〔記者林欣漢/基隆報導〕基隆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的前身是北部火力發電廠,海科館與台電合作「重現北火足跡計畫」,用發電廠退役機組創作裝置藝術、展示早期老照片,還有光雕秀、AR擴增實境,體驗早期發電廠工作樣貌及認識發電流程,八十二歲的台電退休員工王昭銘感動地說:「塵封的記憶都回來了。」

海科館前身風華 展至8月底

海科館長吳俊仁指出,北火發電廠於日治時期設置,曾是二十世紀初東南亞最大的火力發電廠,隨著機組老舊、環保等考量,於七十二年除役,用四千多坪大的廠房遺址改建成海科館,是國內首座也是亞洲首例以發電廠改建的國家級博物館。

在北火電廠服務十八年的林文雄說,早年對外交通不便,且要二十四小時輪班,電廠宿舍一百多名員工家眷,就像個超級大家庭,大家互相照顧,人情味很濃,退休員工還成立北火聯誼會,每年六月固定聚會。

七十五歲的曹瑞宋曾任北火修配部門,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為了維持鍋爐運轉,大家耐著高溫,全只穿內褲在剷煤灰,「留下很多回憶」。八十六歲的許朝寶在電廠除役時值班,親手關閉運轉設備,見證北火電廠熄燈走入歷史。

海科館研究典藏組主任徐鳳儀表示,北火的除役機組原本存放在協和發電廠,台電三月捐贈給海科,由藝術家李蕢至將重油流量計、避雷器、防電暈環等機具,結合漂流木與海洋廢棄物創作成裝置藝術,在台鐵海科館車站月台廣場展示。

館內除了北火電廠歷史介紹、老照片展覽外,還有創意光雕、AR擴增實境等各項互動裝置,可以模擬剷煤、操作機具,讓民眾認識火力發電廠除役遺址蛻變為博物館的歷程,展期即日起至八月底止。

「重現北火足跡計畫」特展,讓民眾進一步認識北火發電廠轉型為海科館的歷程。(記者林欣漢攝)

「重現北火足跡計畫」特展,讓民眾進一步認識北火發電廠轉型為海科館的歷程。(記者林欣漢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