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不打不成器? 研究:體罰恐更糟糕

2016/06/05 06:00

文/柯俊銘

當孩子不乖時,你都會如何處理呢?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調查發現,全世界約有80%的家長會以體罰來管教子女。雖然動手「修理」可讓孩子因害怕而短期內聽話,但是否能從中習得教訓,未來朝好的方向發展,其實仍值得商榷。

一份不久前發表在國外「家庭心理學期刊」的報告就指出,體罰只會帶來負面影響,讓孩子未來更糟糕,完全無法起到教育的作用,值得大家關注。

該研究由美國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的發展心理學家伊莉莎白.葛秀芙(Elizabeth Gershoff)博士所主持,其和密西根大學社工系的學者合作,回顧過去50年來和體罰有關的文獻,目的在了解孩子是否真的「不打不成器」。

研究中所界定的體罰,主要為打屁股或四肢。搜索醫學、教育等類型的資料庫,最後有75篇論文符合要求,包含的孩童樣本數超過16萬人。

◎經由整合分析發現,常被體罰的孩子,往後普遍有的傾向:

●脾氣變暴躁,出現較多暴力、攻擊與破壞等反社會行為。

●罹患憂鬱症、焦慮症等精神疾病的風險攀升,心理健康狀況欠佳。

●親子關係惡化,不願和父母親近,嚴重缺乏信任感。

●傾向低自尊心,沒有自信,老覺得不如他人,行事容易退縮、逃避。

●專注、記憶、訊息處理等認知能力較差,學業成績不理想。

●長大為人父母後,習慣以體罰來對待子女。

伊莉莎白.葛秀芙博士表示,大家都認為體罰不等於肢體凌虐,但從研究中可發現,體罰帶來的後遺症和肢體凌虐幾乎相同,只是程度較輕一些而已。父母體罰子女的初衷,往往是希望他們能學好,但長期下來恐怕是適得其反。

有鑑於此,其建議家長採正向管教的方式,也就是要先以身作則,建立榜樣。當孩子做對時,應給予肯定與獎勵,犯錯時則要清楚說明原由,和指導如何改過。對他們多點耐心,以講理取代打罵,相信這樣才能培養健全的人格,快樂地長大。

(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