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你還到書店買書嗎/網路改變閱讀 出版業大震盪

人手一機的時代,民眾就算路過書店也不會停下腳部駐足。
(記者羅沛德攝)

人手一機的時代,民眾就算路過書店也不會停下腳部駐足。 (記者羅沛德攝)

2016/03/20 06:00

記者楊媛婷、游蓓茹/專題報導

以前,公車上,人手一書;如今,捷運上,人手一機。

大書店一家一家關了,書展的人潮少了,但是民眾閱讀的熱情未減,只是換了閱讀載具,

有個性的獨立書店,以特色經營開拓了明日商機,台灣的文化地圖正悄悄蛻變中…。

根據財政部資料,去年全台書籍銷售總額為一百九十億元,是十二年的最低點,相較於五年前如同腰斬,閉幕不久的台北國際書展也創下入場人數新低,台灣人越來越不愛讀書了嗎?

去年全台書籍銷售額 12年新低

「數字反映的只是買書的人少了。」資深出版人傅月庵認為,閱讀風氣並未下降,而是人們從過去實體閱讀轉往網路,書籍銷售數字的減少,則是因為「智慧手機、平板等科技,帶動了網路非線性閱讀風氣,人們吸收知識的方式翻天覆地的改變」。

買書人少了 實體閱讀轉往網路

「全球出版業面臨的是從古騰堡印刷術發明後的大變局!文字載體從古早的甲骨一路變成羊皮、紙張,到現在成為電子書等,載體的改變不是造成出版銷售額下滑的真正原因。」傅月庵指出:「最關鍵的因素還是在於web2.0時代,加上智慧型手機的崛起,現代人已經習慣透過網路來吸取知識,整個網路就是一個知識平台,勤快的人更能透過網路互動邊問邊找。」

水牛書店負責人羅文嘉也有相同觀點,「過去人們只能透過書吸收知識,現在網路上也能找到豐富的資訊,獲得資訊與知識的管道更多了。」

手機崛起 方便網路搜尋知識

「過去閱讀紙本的人口不是學生,就是剛出社會的人士,現在這些人都在滑手機。」傅月庵指出「很多人會說自己每天都有讀書,只是讀的是『臉書』。」

「現代人很難靜下來慢慢閱讀時間。」獨立書店老闆譚端認為,「買書人口和意願每年都在下降,甚至大環境讓消費金額減少,口袋不深,大部分人都先消費衣服、包包,最後才是心靈。」

羅文嘉也認為娛樂選擇的增加,相對壓縮了閱讀的時間與空間。

兼營書店的逗點文創負責人陳夏民卻一點都不悲觀,「正因為人人手上有智慧型載具,隨時都能接收到爆炸的資訊量,出版業更要做出特色,才能滿足分眾需求。」他強調,「很多人都會說年輕人不愛讀書,其實買詩集的都是年輕人,甚至被大家認為冷僻文類的詩集,也能賣出五、六千本的好成績。」

傅月庵預測,未來大型的綜合出版社由於人事開支等成本,將會慢慢消失,中小型出版社將成為產業主流,編輯個人的口味與特色會成為吸引讀者的賣點之一,「不可諱言,出版業未來會變得小眾,必須找到目標顧客才是存活的關鍵。」

出版業小眾化 須找到目標顧客

作家朱宥勳認為出版業應該會轉為不限形式的「文字內容產業」,出版商更會著重在裝幀設計,「書將會漸漸成為某種形式的工藝品,以其收藏價值做為主要賣點。」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