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醫師真心話》控制高血壓 吃藥吃藥吃藥

2016/02/05 06:00

文/林重光

去年年底一位北市府員工疑過勞中風,當時許多媒體以柯市長回應質詢時所說的「高血壓就是要吃藥」下標,對於專業心臟科醫師來說,這其實不是口號,而是我每天看診都要苦口婆心、語重心長,講上數十遍的「真心話」!

許多民眾對「高血壓」3個字耳熟能詳,卻不知它有個暱稱叫「隱形殺手」。這是因為高血壓初期的症狀並不明顯,像頸部有些微僵硬感、早晨或傍晚有些頭昏等,很容易被忽略。再加上因為是慢性病需要長期抗戰,容易讓患者低估危險性,放鬆警戒,明明應該每天按時吃藥,卻可能一個月的藥拖成3個月才吃完。直到有一天突然無預警因中風、心肌梗塞、心衰竭或視網膜出血等情況緊急送醫,才發現高血壓的併發症是如此嚴重!一旦發生就難以復原,此時再多怨嘆懊悔都已枉然。

儘管如此,還是常有患者質疑:「高血壓跟中風真的有關係嗎?」雖然是否容易中風還須考量每個人的客觀健康情況,但檢視食藥署調查資料就能發現,血壓控制不好的人當中,有超過6成曾亂減藥或停藥,這類病人發生中風、心肌梗塞、腎臟衰竭機率,是一般人的2-5倍。

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壓對於亞洲人的傷害較大。根據國內醫界歷經8次公聽會討論、回顧450多篇研究後達成一致共識,所發表的本土版「2015年新高血壓治療指引」中指出,國人的血壓控制目標應維持在140/90mmHg,且高血壓對於亞洲患者的傷害較高;同樣血壓值增加15毫米汞柱,亞洲人罹患中風與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遠高於歐美。

以大型的整合研究分析,平均來說,血壓每降低2mmHg就可減少7%的缺血性心臟病死亡率及10%的中風死亡率。

醫界建議要達到血壓控制目標,除了保持良好的飲食與運動習慣外,規律用藥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大部分的高血壓患者需要借助降壓藥物才能達到治療目標,其中2/3以上的個案需要兩種以上的藥物。因為血壓管理的多面性及藥物的複雜性,病人的醫囑順從度一直難以大幅提升,也因此讓血壓相關疾病於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中居高不下。

最新研究指出,複方降壓藥物有效提高29%服藥順從性,若患者能規律服藥有效控制血壓,可降低17%血管事件發生風險,對病患跟醫師來說不啻是個值得考慮的治療方案。

時序進入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冬日季節,早晚溫差大,特別提醒民眾應要養成定期量血壓的習慣,不要存有「一次高沒什麼」的僥倖心態,及早尋求醫師的協助且規律服藥,才能遠離中風、心肌梗塞等併發症,讓自己活得健康長久。

(作者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心臟血管內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