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兒子沒屁眼父親難接受》無肛症有苦難「解」重建手術改善

2015/04/21 06:00

醫師張嘉麟指出,無肛症發生原因不明,也無證據顯示跟孕婦孕期服藥有關,社會不應有迷思。(記者蘇孟娟攝)

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

無肛症治療須經過包括大腸造口及肛門重建等3階段手術。(記者蘇孟娟攝)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接獲新生兒先天無肛症案例,一度讓喜獲麟兒的父母難以接受,無人探視,所幸新生男嬰完成重建肛門手術,術後恢復良好;醫師張嘉麟指出,只要日後訓練正常的排便習慣,減少便秘情況,未來應不致影響生活。

中國醫大兒童醫院接獲新生兒先天無肛症案例,喜獲麟兒的家人曾一度難接受。(記者蘇孟娟攝)

中國醫大兒童外科醫師張嘉麟指出,這名新生男嬰出生即被發現是無肛症,經診斷後,除外觀沒有肛門開口外,內部沒有肛門且直腸距離肛門口達兩公分,屬中位無肛症,須進行包括大腸造口、肛門重建及關閉大腸造口等手術;目前男嬰已完成3階段手術,日前回院追蹤情況良好。

張嘉麟說,新生兒無肛症若屬低位無肛症,大多至1歲即能正常排泄,中位無肛症術後要慢慢訓練排便習慣,降低便秘情況,順利的話約5、6歲就能正常排泄。

張嘉麟指出,一般幼兒多等到2歲才會開始訓練自主排便,以往就曾發生無肛症幼兒2歲時因排便習慣未建立,常「一肚子大便」到醫院尋求協助,嚴重時甚至須全身麻醉幫幼兒清除乾淨。 張嘉麟指出,以前常見罵人「生兒子沒屁眼」,著實讓育有無肛症子女的家庭背負壓力,有人認為是被詛咒;這名新生兒是家族長孫,原本全家喜孜孜迎接,卻診斷出無肛症,轉入該院後,媽媽因剛生產完無法探視兒子,爸爸從轉入到出院僅出面探視過一次,連原本高興迎接金孫的阿公、阿嬤也極少探視。

此外,也曾有婆婆責怪媳婦一定是懷孕期間做了什麼事,例如感冒吃藥等,才沒把金孫生好,均讓媳婦備感委屈。

張嘉麟強調,無肛症發生原因仍不明,只知是在胚胎時期第5到第9週期間泄殖腔分化出問題,目前沒有證據顯示跟遺傳、懷孕期間用藥有關,國內發生率約是4千分之1到5千分之1,該院一年約6例,男女比例差不多。

張嘉麟說,無肛症者應接受手術治療,低位、中位無肛症者多可恢復正常排泄,只有部份高度無肛症者術後還可能有長期排便不方便的困擾,但盼大眾勿存異見。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