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百無禁忌 高中台灣史獨立

2006/08/15 06:00

〔記者黃以敬/台北報導〕政治紛亂不已的氛圍中,首次正式納入高中新課程的「台灣史」教科書,近日陸續發行上市,不僅首次明文納入「台灣地位未定論」,推翻開羅宣言授權中華民國接收台灣的傳統認知,以往被刻意忽略或一語帶過的「美麗島事件」、「自由中國」,甚至爭議不斷的「兩國論」、「三一九槍擊事件」,也都在教科書出現。

高一課程 銜接九年一貫

高中首次有完整獨立的台灣史課程,雖有助學生建立更完整的台灣歷史認知,但當初共同患難的陳水扁、呂秀蓮及施明德等美麗島事件相關人士,現今卻已分處倒扁、挺扁的對立陣營,教科書內容似乎趕不上政治現實的千變萬化。

為銜接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高中自九月新學年實施暫行綱要新課程,其中高一上學期歷史科,首次有獨立成冊的「台灣史」課程,計八家出版社申請國立編譯館審查,創下歷史教科書送審最高紀錄,已有五個版本通過審查並送至高中進行選購。

內容多元 周杰倫入書

新出爐的台灣史教科書,分有「早期台灣」、「清代的長期統治」、「日本統治時期」及「當代的台灣與世界」四大部分,從四、五百年前原住民歷史,到最近的政黨輪替、兩岸政經情勢,甚至到歌手周杰倫、哈韓、哈日等流行文化的演進,幾乎都有涵蓋。

在當代台灣部分,由於篇幅較以往增加,許多以往被視為禁忌的台灣重要歷史事件,都首次在書中具體呈現;例如目前藍綠陣營還有歧見的「台灣地位未定論」相關論述,多數版本都正式納入。

除以往被國民政府引為接收台灣的法律依據「開羅宣言」外,明定日本戰敗放棄台灣卻未明言後續台灣歸屬的「舊金山和約」、「中日和約」,也首次並列放入書中,甚至有教科書記載,當年中國戰區統帥蔣介石接收台灣,主要是依據盟軍統帥麥克阿瑟將軍發布的「盟軍第一號命令」,點出目前各界對中華民國接收台灣合法性的不同說法及相關史料。

黨禁報禁 皆白色恐怖

此外,二二八事件在書中也有更完整記述,甚至女革命家謝雪紅與「台灣共產黨」,也首次有教科書提到。

相對於民國三十八年國民政府遷台後,藉由動員戡亂時期條款及實施戒嚴令,抓匪諜、黨禁、報禁等種種威權統治,首次明文形容為「白色恐怖」。

被視為民主反對運動濫觴的「自由中國」及「美麗島」事件,都不再只是被一筆帶過,教科書中不僅刊出施明德、呂秀蓮、陳菊、姚嘉文等美麗島同志受審畫面,軍法大審判時擔任義務律師的陳水扁、張俊雄等群像,也首次在書中重現。

改稱對岸:中國大陸

針對敏感的兩岸關係,前總統李登輝提出的「兩國論」以及民進黨政府「一邊一國論」均被納入教科書;以往政府將中國大陸視為中華民國領土的一部分,教科書稱呼對岸「中共政權」,此次在教科書中全面改稱「中國大陸」或直稱「中國」,不再迴避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對岸國家的歷史事實。


歷史老師:加深學子的台灣認同

〔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台灣史教科書增加為一冊,多數歷史老師肯定新教材完整呈現台灣史四百年發展脈絡,預見會加深學生對台灣的認同。另有老師認為,新教科書首度正視日治對台的建設、庶民史觀,以及將國民黨統治詮釋成「獨裁政權」,是還給歷史公允、中性的評價。

有人憂統獨論戰恐加劇

但老師們憂心,台灣地位未定,教科書談的歷史太近,未來上課時統獨論戰恐加劇,學生也會擔心「政治正確性」是否影響考試分數?

花蓮縣海星高中老師蔡惠如指出,關於「台灣地位未定論」,有的詳加敘述、有的存而不論、有的避而不談,各版本立場不同、詳盡度不一,學生恐將無所適從。

苗栗縣苑裡高中老師林上評也質疑,新版教科書收錄到政黨輪替之後的事件,離現在太近,近幾年藍綠意識形態對立,教科書呈現社會上懸而未決的論述,若未來換黨執政,論述是否又大翻轉,造成學生、老師錯亂?

高雄中學老師吳榮發肯定新版教科書詳述日治建設,不再只凸顯反日、仇日情緒。他認為,台灣被日本殖民,有悲哀的一面,也有現代化、進步的一面;教科書對史料的判斷和解讀,不宜以反日/媚日二分法呈現史實。

他還說,日治時期的文學家、藝術家、革命家,過去都被教科書記載成是反日、仇日的樣板,新版本則還原這些人物既有的歷史地位,並「站在台灣人民、土地立場作不同階段的史實舖陳」,不再強調統治者的史觀。

他舉例,像農民運動第一人簡吉、台灣共產黨女領袖謝雪紅、台灣本土畫家林玉山、音樂家江文也、作曲家鄧雨賢等人的名字都是首度出現在歷史教科書,編者對庶民文化也花很多篇幅介紹;而過去教科書過度誇大其功勞的連橫,今則輕輕帶過。蔡惠如說,新教材不再歌頌兩蔣政權,而重新定位為「威權統治」、「強人政權」,還暢談二二八、白色恐怖、戒嚴時期不當審判,是以較公平的眼光看待史料。

宜蘭縣羅東高中老師唐惠美認為,新版教科書呈現的是「漢人的史觀」,對原住民及外省、眷村、外籍配偶等新住民文化的介紹,篇幅太少,令人遺憾。


審書學者:立足台灣 青史更活潑

〔記者黃以敬、謝文華/台北報導〕參與歷史教科書審查的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戴寶村認為,高中首次出現獨立成冊的「台灣史」,這是真正落實「立足斯土斯民」的史觀,體現台灣在地主體性,因此,教師教學也必須有新思維,這套新課程,應該是台灣歷史教育一個新的里程碑。

戴寶村表示,這次台灣史課程,其中有幾個重大改革,一是高中生終於可以接受完整連貫的台灣史教材,二是教科書內容詳今略古增加許多社會、經濟、文化方面的素材,台灣史的內容更多樣化,而且教科書開放,不僅史料更多元翔實,且設計精美活潑,有日本學者看到這些教科書,都大感訝異,建議翻譯成日本版在日本出版。

第三則是這套課程能真正落實「立足斯土斯民」的史觀,體現台灣在地主體性,與當下學生身處的社會,有真正的互動對話,而且不再只重視記憶性及知識灌輸,其中不僅鼓勵學生多元蒐集分析史料,也有至少四節課提供學生實際訪視各個歷史事件發生過程與地點,讓教學與生活可以更具體結合。

不過,台大哲學系教授王曉波說,他認為台灣史教科書應該只呈現到日治時期,等中華民國結束或是台獨、統一後,才能寫國民黨執政、政黨輪替之後的歷史,否則不管藍綠誰執政,都會重新改寫,教科書成了執政黨「政治宣傳品」,歷史老師則淪為政治宣傳的工具,動輒得咎。

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陳芳明則認為,現在已是二十一世紀,對歷史的看法應該用「加法」而非「減法」,當談二二八、白色恐怖時 ,也要談國民黨對台灣的建設、外省人對台灣社會帶來正面文化的評價,這樣的台灣史教科書,才不會是為某種意識形態服務的工具。


近代史政治爭議 無解習題

記者黃以敬/特稿

經過多年努力,終於有獨立成冊的「台灣史」課程,象徵歷史教育更親近這片土地的多元與開放,但不可諱言,在增加許多近代台灣重大政治事件篇幅的同時,其中難免夾雜政治爭議還未底定的議題,如何避免造成學生學習困擾甚或升學阻力,教育當局必須防患未然。

過去教科書統編,淪為執政者的傳聲筒,且以往台灣歷史依附於中國史,往往以片段、零碎、不連貫的片段內容呈現,學生對於台灣歷史,根本無法建立完整認識。

此次高中課程首次出現的「台灣史」課程,讓學生對台灣歷史能有完整的時間序及脈絡,有助矯正學生對於歷史學習的態度與觀念,能從自己生長的土地歷史開始學起,而不再是以遙遠對岸中國的歷史為主。

但由於近代史篇幅增加,社會解讀難免分歧,未來教學與學校考試評量,如何避免對、錯的主觀價值判斷及選擇,勢必成為挑戰,例如最近中小學陸續傳出因考試試題涉及統獨及當代執政者而引發爭議,尤其大學招生考試,主要由大學教授出題,恐怕與高中教學實質內容及現實更會有所落差。

台灣史課程首次上路,教育主管機關應該嬰加強教師研習,確保教師回歸課程專業,並培養學生對於史料蒐集及議題分析的能力為主,不要貿然作主觀價值觀或史觀的強制傳授。

此外,在考試領導教學的現實下,考試更要盡量以各版本教科書共同的內容,及歷史已有明確定論的內容為主要依據,避免各種政治或教育紛擾的可能負作用。


教部:考試應避免爭議題

〔記者黃以敬/台北報導〕高中台灣史課程即將上路,教育部昨日表示,教師教學可以理性討論,應該避免主觀性觀念灌輸,而學校段考以及大學招生考試,更應該避免可能的政治性爭議,盡量以各版本教科書共同內容及課程綱要所要求的基本歷史知識及客觀史料分析能力為主。

為避免大學招生考試引發高中歷史教學困擾及爭議,教育部表示,目前正積極建立大學、大考中心與高中學校的溝通平台,希望能加強大學對高中新課程的深入認識,希望未來招生考試,避免偏重任何一個版本。

教育部中教司指出,未來高中歷史教師師資培育,也將相對增加台灣歷史教學教法相關學分課程,提升教師專業史學知識及教學能力,以減少課堂教學可能困擾。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