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近9成民眾寧善終 不願一路救到掛

2014/12/12 06:00

▲醫改會呼籲,停止一路救到掛的無效醫療,要讓病人尊嚴善終。(記者林惠琴攝)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國內「一路救到掛」的末期無效醫療廣受爭議。醫改會調查發現,面對臨終,高達86%的民眾寧願善終減少折磨,而非掙扎拚搏最後一絲希望,且醫改會認為,外界多誤解是家屬不願放手,以致造成患者痛苦,但事實上,家屬是不知道究竟何時該放手,因此「強化醫病溝通」是改善關鍵。

根據健保署統計,去年每100位死前曾住院者,有32位最後依賴呼吸器維生,平均使用20天,每人次的健保費用高達29萬元。醫改會董事長劉梅君強調,末期病人經常需要插管、洗腎、強心針等「死亡套餐」,一路救到掛,實在很無奈。

醫改會12月1日至8日進行「人生期末考」網路民調,探討民眾對於生命臨終的態度,結果1099位填答者,86%選擇「死亡的煎熬過程越短越好,少呼吸一天、一個月也願意」,其餘有少數則是「不知道怎麼辦,就讓醫師決定吧!」

醫改會執行長劉淑瓊說,曾有醫療人員指稱,病房多為插管病患,終日不離床,結果病房成為細菌培養皿,甚至是醫院印鈔機,有人描述為「不當的維生器材」,並強調國內醫師很怕被告,因此善終不是天賦人權,而是要努力爭取。

劉淑瓊指出,末期病患家屬經常會聽到醫師告知:「我也不能確定,就看家屬要不要繼續救。」「每個人狀況不同,很難預測,但沒試怎麼知道?」「若不插管,差不多就是這1、2天了。」「拔管後,就真的再見了,家屬要商量想清楚」等話語,導致無法正確理解患者正在承受無效醫療,因為會錯意而不敢放手。

醫改會推出「醫病5溝通」觀念,分別為醫療實證、病人意願、家屬意願、照護選項與可用資源,也就是了解患者具體病情與不同處理方式的影響、病人是否仍有意識傳達要不要使用維生器材、醫院是否可協調家屬意見、評估不同治療的照護模式,以及社會或家中是否有足夠資源支應。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