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星期專訪】中研院院士、東華大學校長吳茂昆︰ 學術評鑑多元化 鼓勵在地研究

2014/07/21 06:00

記者鄒景雯/專訪

教育部長蔣偉寧為論文同儕審查造假下台,中研院院士、東華大學校長吳茂昆受訪指出,共同作者必須共同承擔所有文責,如果他是蔣偉寧,會承認錯誤。吳茂昆強調,學術評鑑應該多元,教學、服務與研究同樣重要,不能只看教師的研究成果。政府應該鼓勵學者投入社會實踐、在地研究。

共同作者要負責 蔣偉寧應認錯

Q:您如何看待這次國際震動及控制期刊將台灣學者論文撤除事件?

A:可以分兩個層次來看。第一個層次,蔣偉寧前部長不論以何種方式參與,一旦在文章上列名,就是有責任,就是要共同承擔所有的文責。文章有任何瑕疵,包括文章內容與審查過程,共同作者就是要負責任,這是學術上的準則。因此蔣部長在事後太多的評論,是沒有必要的。如果我是他,會承認錯誤。

其次,這次有六十篇文章被國際期刊撤銷,我們是滿驚訝的。一般期刊收到文章,應由編者自行找相關領域的專家審查,若干會請作者推薦幾個人選,基本上,審查應該是編者的責任,不是投稿者的責任,因此這個期刊的作法是比較奇怪。

鼓勵真有影響與實用的研究

Q:國內學術評鑑唯「I」是尚,您的看法如何?

A: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學引文索引)、SSCI(Social 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等「I」級指標,本來是各期刊就刊登於該期刊的論文被引用次數的統計,不全然代表特定論文的重要性。現在在台灣變成是決定個人研究表現的指標,是非常不好的現象。

在這樣的標準運作下,會產生錯誤的評量效果。我們必須提醒:做研究,不要只去follow(跟隨)別人做什麼,只看國際期刊發表的主要結果,跟著做,求一點進步,然後發表論文,這樣的impact(影響)是非常有限的。即使在Science(科學)或Nature(自然)等最具權威之期刊發表的文章,後來被發現有問題,有不少追求新,但禁不起第二次驗證的案例。

我們應該鼓勵真的有影響或者實用(practical)的研究。但在現行的許多制度,例如在大學沒有論文就不能升等、申請計畫以論文發表的紀錄為重點,這樣容易引致短線操作,影響年輕人不勇於創新。我們必須要檢討,要建構更能發揮研究人才能力的制度。

學術獎勵不宜由行政系統發放

Q:造成這個結果的根源是什麼?

A:我們之所以會有這種不好的生態,其來有自。二十多年前,當時台灣的研究能量才開始擴展,積極從事研究的人不是那麼多,如何鼓勵研究,是重要的策略。於是設計用不同的獎,以補貼當時不足的薪資來鼓勵研究,這個策略在當年確實有效的激發了大家投入研究的意願。這麼多年過去,繼續沿用同樣的制度,其後果是,許多人做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得獎。

而給獎的方式,由於名額有限,在一個學門(物理)下有如此多領域(如天文,固體物理等等),彼此之間怎麼比?決定誰該得獎成為大問題。通常的做法是由一個委員會,經過專家外審後將候選人員排序。常常在不易分別成果優劣之情況下,只好以誰的論文多,誰的論文在所謂比較重要的期刊發表為指標。我認為這是造成學界強調以「I」為重要指標很重要的原因。因此,這次事件的發生是個機會,讓我們重新檢討由行政系統發給學者各種獎勵的制度。

一個明確的建議是,政府可以提供資源,由學校或研究機構,透過公正、公開的評審制度,在單位內自行評比,將教授或研究人員依其表現分級。尤其是有五年五百億的支持、及彈性薪制的設立,各單位自評分級,應是要被鼓勵的方向。

二○○四至二○○六年,我在國科會任內,曾把國科會傑出獎給廢掉了一段時間,就是基於前述的理念,希望不再由國科會來評定研究人員的表現。國科會應只負責審核研究人員所推動的研究是否有價值、有意義。所以我們改以計畫主持給予費用來鼓勵大家從事優質研究。

另一個理由我不贊成由行政單位給獎,是它會有不良的外界干擾,例如不當的關說,而在行政的考量下,會影響到最後的決定,這是非常不好的情形。

當時,有人質疑,這些獎沒有了,如何肯定實質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我主張把獎由學會去頒發。例如物理學會,內有天文、高能物理、凝固態物理、電漿物理等等,每個領域都可以設一個獎,每年選一個得獎人,獎金可以由國科會提供。這樣的評比就不太會出問題。比方在凝固態物理領域(我的專長),我一定知道過去一年誰在這個領域最出色,這是真正的同儕審查。當年若接受這個建議,對國內的學術生態應會有相當的影響。

這個構想其實有更長遠的理想,是希望由此建立國內學術的標準與榮譽。目前國內學會頒發的獎,不被重視,不像在國外。以美國為例,許多獲得學會最高榮譽的學者,可能接下來就被選為美國科學院士。但是在台灣,在選舉院士的過程,我們看到不少人把由行政單位所頒之國家講座、學術獎、傑出獎拿了多少次,當作其學術成就,有些毫無疑問是實至名歸,但有不少案例是無法由這些獎看到具影響力的貢獻。學術界應該共同思考,如何落實獲獎與學術成就劃上等號。

自主創新研究 不必跟隨國際

Q:學術評鑑方式欠缺多元途徑,社會科學研究與本土脫節,如何改善學術環境,您的具體建議是?

A:學術評鑑確實應該多元,教育部也明確鼓勵各校推動多元升等。我們在東華大學,已確立教學、服務與研究同樣重要,不能只看教師的研究成果。各學院應要有自己的準則,不同學門,該有不同的側重,藝術學院最有價值的難道是看幾篇論文嗎?作品不是應該更重要嗎?關鍵是專業的同儕審查架構要建立。

十年前我們就曾經研議,如何推動社科領域學者以在地問題為研究主題。台灣有意義的問題這麼多,為什麼不在這裡做研究呢?最近看到有一些人,開始願意進入社會,推動社會實踐工作,希望解決一些社會的問題。台灣的研發活動,絕大部分由國家推動,不像在國外有許多基金會願意投入,因此,包括國發會等單位應該以更大的力量去發起這樣的活動,鼓勵這些老師去做,但目前仍是明顯不足。

而現行制度,過度強調資歷,很難讓年輕人彰顯其特色能力。教授升等有年資的限制,按照規定,要加速,例如有個人因一項研究工作就直接升正教授,不太可能。我當年在美國就是這樣,一夕之間就從助理教授成正教授(記者註:吳茂昆一九八七年發現世界第一個高於液態氮溫度的超導體:釔鋇銅氧超導體)。希望未來我們也可以同樣方式鼓勵年輕人。

最後我要呼籲,學術界必須檢討,我們對學者表現的評鑑準則。目前,在審查一個人的研究表現時,常以國際主流,且在哪些期刊發表為標準。我們知道許多有地位的研究者,在其相關領域通常有既成定見,不易接受新的觀念,因此一些新的看法,常不被接受。這是為什麼許多重要的發現,常不見於所謂的高影響力的期刊。我們要有信心,我們已有能力從事自主創新的研究,不再只是國際研究主流的追隨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