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別讓死神找上門 適當宣洩很重要

2014/04/17 06:00

文/蔡禮后

這天門診來了不速之客,眼淚盈眶的婦人在我正要準備看診時,衝進來要我開立病歷證明,原來她的兒子幾天前在家上吊自殺,只是3天沒吃藥物就天人永隔。

自殺前有徵兆 家人可協助就醫

死者自殺前曾跟母親提及:「神明指示時候到了,我應該回去了。」當時婦人沒多想,不料卻發生憾事,我請她節哀順變,並指引她到服務中心洽詢申請相關資料。

後來我審視其病歷,個案就診次數不多,前一次就診時,坦承自行減藥,雖然精神症狀已有緩解跡象,我仍鼓勵他要照醫囑服藥,勿半途而廢,但病人對其被害妄想深信不疑,不認為自己有病。

醫師也只能就其失眠和情緒失控等問題切入治療,但是往往病人睡眠好轉就不想繼續服藥,殊不知其主要的精神症狀仍然暗潮洶湧啃噬病人的心靈。

據WHO公佈2011年各國自殺成功率,本國排行第24名,每十萬人中男性20.5人、女性9.7人,顯示男性一旦有自殺意念,其手段要比女性致命許多,所以自殺成功率也較女性高。

雖然自殺已連續3年退出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但男女自殺率都逐年增加。鑑於民情風俗等因素,自殺率可能有低估的情形。不管如何,事前的小心監測總比「事後諸葛」重要。

◎臨床上,會讓人想自殺的理由不外乎幾項因素:

●被害妄想:個案覺得被恐嚇威脅,危及自身生命,無法與之對抗,產生無助無望感,與其恐懼度日不如一走了之,而萌生自殺想法。

●幻聽:病人聽到聲音威脅恐嚇自己或用盡種種理由,慫恿自己自殺。

●重度憂鬱症:沒有活下去的目標和支持力量,用一死了結痛苦的深淵。

●宗教妄想:病人有其信奉的宗教促使他異想天開地離開人世,以成就更高境界的理想。

對於徘徊在死亡路口的人們,家屬、親友是患者最好的支持網絡,並提供協助。若病人願意到門診治療最好,否則可以報警,在自殺未遂的當下請警察協助就醫,甚至透過強制住院治療挽救生命;或是通報里長、當地的衛生所等採取居家探視。

就診後,需要密集性的門診陪同就醫,穩固醫病的信任關係,透過門診的支持鼓勵和疾病衛教,幫助病人願意接受治療,脫離疾病的枷鎖。

此外,家屬最好能花時間用關心的口吻了解病人的感受和想法、背後的原因和動機,以便及早告知醫師,讓醫師可以有效率地開導病人,以免候診時間過久,沒耐心看診。

此外,切勿當面質問病人或是與病人爭辯,以免病人不信任家屬而鑽牛角尖,失去就醫良機。

國人最常擔心的就是藥物吃久會傷身,其實醫師也會斟酌病人的身體狀況給予藥物治療,就算是一時出現藥物的副作用,陪同的家屬也毋需有罪惡感,只要告訴醫師及時調整藥物,就能降低病人的不適,以期達到「藥到病除」的成效。

(作者為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