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非老人專利 18歲高中生確診巴金森病

2018/12/13 06:00

▲醫師指出,年輕巴金森病患者容易因不了解疾病,而向外界隱藏病史,獨自承受壓力;圖為情境照。(照片來源:PIXTA)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巴金森病若未妥善控制,可能會加速出現動作障礙。(記者林惠琴攝)

巴金森病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吳瑞美表示,門診中有近兩成患者是年輕型巴金森病,多半與基因、家族遺傳有關,其中有一名年僅18歲的高中生確診,且姊妹相繼罹病,提醒若有單側手抖、行走緩慢小碎步、面具臉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檢查,以把握治療時機。

巴金森病主要是大腦多巴胺分泌異常,進而影響行動,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

年輕型巴金森病 多家族遺傳

吳瑞美表示,全台巴金森病患者約4萬人,大多數是65歲以上老年人,但此病並非是年長者專利,門診中有近兩成病人為年輕族群,多半與基因、家族遺傳有關,像是有一對姊妹,妹妹在年僅約18歲時出現手腳顫抖、動作變慢、表情僵硬等症狀發現罹病,姊姊也在28歲時發生類似症狀後確診。

身為姊姊的茹梅(化名)說,因妹妹年紀輕輕就確診巴金森病,對該病並不陌生,自己感到疲累而出現明顯腳抖問題時,獨自前往就醫,不希望再增加家人心理、經濟負擔,也害怕會讓家人更膽戰心驚,只是每回看診遇到候診室其他年老病人,總是很害怕有一天會跟他們一樣。

吳瑞美指出,相較於較年長患者,年輕患者更容易不了解疾病而向外界隱藏病史,獨自承受壓力。

單側手抖、小碎步 警訊

吳瑞美解釋,初期症狀常見包含:單側手抖、行走緩慢小碎步、面具臉(臉面無表情),或是走路步態不穩、行動緩慢,甚至可能也會有憂鬱症,以及中晚期合併失智症等情形。

吳瑞美強調,巴金森病造成的腦部功能損傷不可逆,若患者未能妥善控制,可能加速出現動作障礙,陷入失去行動能力、失去表達能力、失去快樂、失智的「四失」威脅。

不過,吳瑞美指出,巴金森病已有多種治療方式,會按患者症狀提供適合的治療選擇,例如使用藥物或執行深腦刺激術等,早期病人有機會控制到與正常人一樣、看不出來罹病,病史若長達10年以上,雖然可能仍會有走路不順等問題,但至少保持行動能力,能夠有自理日常生活的功能,因此呼籲積極治療、勇敢面對疾病。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