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消化道異物意外 兒童佔8成

2018/05/13 06:00

▲兒童胃內的一元硬幣。(照片提供/邱揚竣)

文/邱揚竣

消化道異物的發生率約為萬分之5,其中80%是兒童族群,以6個月至3歲大的小朋友為大宗。多數是由家長目睹,少數則是兒童自述。事實上,超過8成的消化道異物都會自行排出,只有不到2成的異物需要內視鏡移除,真正需要手術的不足1%。

由統計資料來看,硬幣佔了8成,而魚刺在亞洲國家的比率較西方國家為高。其餘包括電池、磁鐵、別針、彈珠、玩具等也偶有耳聞。

就位置來分,食道異物症狀較為明顯,孩子可能出現流口水、吞嚥困難、胸痛、反覆嗆咳等,而腸胃的異物多半沒有症狀,偶爾可能表現出腹脹、嘔吐或拒絕進食等。

X光檢查對兒童來說,輻射劑量是很低的,是一個簡單又安全的檢查,但除了金屬以外,多數的異物其實在X光下是無法看出來的。即便如此,X光依舊可以提供有用的資訊,如氣液交界暗示有異物阻塞,而空氣則代表可能的消化道穿孔。若持續有症狀而X光無異常發現,則須考慮電腦斷層掃描確定異物的有無與位置。

處置方面需視異物的位置、種類、大小與病人的症狀而定。食道異物因為穿孔、瘻管等併發症機率較高,因此一天內需要移除,而腸胃的異物則需評估病童的整體狀況,若有明顯症狀則須以內視鏡或手術移除。

鈍的物品(如硬幣、彈珠、玩具等3-5公分內)則可先行觀察。觀察的方式會請家屬注意孩子的症狀,包含嘔吐、出血、腹痛與發燒等。追蹤性的檢查通常會在一週內拍攝X光,若物品超過一週位置無明顯改變則需進行移除。

(作者為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小兒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