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梅雨季進入繁殖期 台北赤蛙「產量」破紀錄

因棲地破壞,野外已很難看到背部帶有黃綠色、像是穿上特殊吊帶的台北赤蛙蹤跡。
(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因棲地破壞,野外已很難看到背部帶有黃綠色、像是穿上特殊吊帶的台北赤蛙蹤跡。 (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2017/05/30 06:00

〔記者張議晨/台北報導〕梅雨季節氣候悶熱、細雨綿綿常讓上班族備感焦慮,但對台北赤蛙來說,卻是蠢蠢欲動、進入繁殖期的重要時刻!台北市立動物園三年前啟動台北赤蛙保育繁殖,今年圈養的赤蛙族群在產卵量、孵化率大幅提升,第一批蝌蚪近期已漸漸「長腳」。動物園說,待族群數目穩定後,將展開野放,讓台北赤蛙重回大自然的懷抱。

台北赤蛙體型瘦長,屬於小型蛙類,雌性成蛙身長約為四公分,雄性成蛙約為三公分,但因棲地遭人為破壞,加上農藥、肥料的大量運用,野外非常難看到背部像是穿上特殊「吊帶」的台北赤蛙蹤跡。

為使台北赤蛙能在野外永續存活,動物園三年前起展開保育繁殖計畫,研究團隊針對台北赤蛙的飼養箱,透過溫度調控、降雨刺激、營養補強等技術,幫助台北赤蛙繁殖。

動物園目前飼有二四六隻台北赤蛙,今年三月起,保育員陸續發現有八隻雌蛙「大腹便便」,但因體態太過「豐腴」,一度以為是吃太好導致「發福」,直到最後順利產卵,還有雌蛙一次即下了一○○一顆卵,「產量」突破往年紀錄,孵化率也高達八十九.九%。

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說,去年母蛙平均生一至二批卵,今年提高為一至三批,產卵量及孵化率都比往年高,且去年沒產卵個體,今年也紛紛「順產」,預計繁殖期會持續到八、九月,等到數量足夠,並找到適合的野外棲地,很快就能返回大自然。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