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頸部腫塊 竟是肺腺癌上身

2017/02/04 06:00

若民眾發現頸部有腫塊,應立刻到耳鼻喉科做詳細檢查;圖為情境照,圖中患者非本文當事人。

圖.文/陳亮宇、張益豪

68歲的陳太太退休後,在家過著含飴弄孫的生活,但最近洗澡時,摸到頸部有腫塊,因初期並無疼痛感,起先她不以為意,甚至以為是落枕引起。幾週後,右邊脖子腫得越來越大,嚇得陳先生趕緊拖她到耳鼻喉科門診檢查。

經詳細的病史與理學檢查後,無發現任何異狀,懷疑可能是肺部病灶。

於是安排陳太太做胸部X光檢查,果然在胸部X光片中發現右上肺部有一個明顯的白點,立即會診胸腔內科醫師,並執行頸部腫塊切片手術後,確診為肺腺癌,目前正轉由胸腔內科追蹤治療中。

門診中經常遇到前述案例,因頸部腫塊在耳鼻喉科中是常見疾病症狀,除了可能是急性發炎的淋巴腫大外,也是許多局部或全身性疾病的重要初發症狀,因頸部剛開始出現腫塊有些不會感到疼痛,很多人不知其重要性,甚至置之不理,導致延誤病情,直到就醫切片檢查才發現原發病灶。

◎常見的頸部腫塊原因包括「發炎感染性腫塊」、「先天性腫塊」和「腫瘤性腫塊」

●「發炎感染性腫塊」是因人體遭受外來病原菌感染,使頸部淋巴結的淋巴球群抵抗外來病菌,導致淋巴結腫起形成腫塊。

●「先天性腫塊」以小朋友為多數,通常可藉由手術徹底切除。

●「腫瘤性腫塊」可分為良性和惡性。良性腫塊包括甲狀腺腫塊、脂肪瘤、血管瘤等;惡性腫瘤除了淋巴瘤外,最常見為轉移性的腫瘤,例如原發部位在頭頸部的鼻咽癌、口腔癌、喉癌、下咽癌、副鼻竇癌等,或從頸部以下轉移過來的肺、支氣管、腸胃道、乳房,甚至泌尿道腫瘤等。

一般來說,若腫瘤存在時間過長或過短,通常以良性腫塊居多,而經醫師觸診發現有紅、腫、熱、痛等症狀,也以發炎性腫塊居多,但若按壓時不會感到疼痛、腫塊很堅硬且不會移動,甚至隨著時間變大,則可能為惡性腫塊。

醫師可藉由胸部X光片、電腦斷層和超音波,確定硬塊大小和轉移可能性。

耳鼻喉科醫師也可藉由纖維內視鏡檢查鼻咽喉、口咽、喉、下咽部等,尋找可疑的原發惡性腫瘤,建議民眾應盡早就醫檢查,提早找出病因治療為宜。

(作者分別為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台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