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田中實加身分造假 陳芳明:褻瀆台灣史

陳宣儒造假大事紀

陳宣儒造假大事紀

2017/01/02 06:00

楊翠:報導文學求真 作者失誠信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報導文學必須兼具文學的藝術性與真實性,陳宣儒(田中實加)將自身欺瞞的身世『報導』進故事裡,就不符合報導文學的理念。」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作家楊翠指出,《灣生回家》一書體裁為歷史報導文學,更應注意真實性。

楊翠認為,該書除去陳宣儒身分部分,並不影響讀者判讀故事,也認為陳宣儒之所以宣稱是灣生後代,是希望故事更飽滿,但已徹底失去身為一個作者的誠信。

政大台文所教授陳芳明表示,灣生的歷史好不容易重建,填補台灣人過去的失憶症,也讓後代對文化發展有新的認識。因此,他認為田中實加事件並非只是身分造假,也褻瀆了台灣歷史,「這是利用台灣人的歷史失憶症,才使謊言獲得了存在的空間。」

曾為陳宣儒第二本小說寫推薦的陳芳明說,當初是相信遠流與王榮文,加上認為作者本身文筆不錯才願意推薦,但他已經決定將該書所有推薦都收回,也認為遠流不該再發行陳宣儒的著作。

林水福:寬恕造假 人心愈來愈冷

台灣日本文學權威學者林水福則認為,陳宣儒違背報導文學誠信的基礎,利用台灣人善良美好的同情心與愛心,台灣不該寬恕造假,「這樣的事愈來愈多,台灣人的心只會愈來愈冷。」

張大春:作品喚起關注 社會不應獵巫

作家張大春則認為,閱讀社會是否足夠成熟,端賴從出版社到媒體與讀者大眾的集體邏輯檢驗,經過這次事件,台灣的閱讀社會將擁有更成熟與事故的能力應對,也會更有能力去補遺資訊未明或是混沌之處。

不過,張大春也說社會不需獵巫陳宣儒個人,畢竟她以作品喚起大眾對灣生議題的關注。

伊格言:內容若未造假 紀錄片不成問題

作家伊格言認為應該要將紀錄片、書與作者個人行為分開來看,若其他灣生內容沒有造假,紀錄片與書就不成問題。

但伊格言也強調田中個人的欺騙行為與剽竊他人作品等,都必須嚴厲譴責,並負起道德與法律責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