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頭痛好「睏」擾 中醫讓您免「頸」張

2016/11/19 06:00

單手或雙手固定後腦勺,肩膀放鬆,下巴微縮,後頸部用力與手對抗,每次維持5秒,坐姿躺姿均可;圖為情境照。 (照片提供/林廉証)

圖.文/林廉証

48歲的黃先生有運動習慣,但長期有頭痛合併後頸部肌肉僵硬緊繃感;最近幾個星期,頭痛發作頻繁,服藥後,依舊感覺頭頸部脹痛不舒服,甚至整夜無法好好睡覺,也影響白天工作狀況,他非常擔心是否快要「斷腦筋」?!

現代人最容易出現的頭痛類型,就是「緊縮性頭痛」或稱「頸因性頭痛」,約占7成比例。此病是因後頸部肌肉僵硬,造成頭部脹痛感。

緊縮性頭痛的患者,疼痛位置大多在後腦勺至後頸部有肌肉的部分,如果長期處於緊張的環境,或是必須長期維持某種特別姿勢的工作,更容易引起頭痛;若情緒不佳、焦慮不安,則會加重頭痛症狀。

人體脊柱是靠椎體、小面關節、椎間盤、韌帶和肌肉等組織來維持穩定性和生理功能,一旦長久勞損,使得這些組織受到異常損傷,並超越機體代償能力後,必然導致脊柱平衡失調。

脊柱平衡失調可發生在脊柱關節,也可表現在肌肉、韌帶、筋膜等軟組織上,中醫稱為「骨錯縫、筋出槽」。

「骨錯縫、筋出槽」是因外力使得椎間關節的韌帶張力失衡,導致關節移位。移位的關節可使一部分韌帶受到牽拉而發生緊張,而對側的關節韌帶相對鬆弛,韌帶的彈性不平衡,可將椎間關節交鎖在一個不正常的位置上,誘使肌肉用力緊縮來保護固定。惡性循環下,使得肌肉緊繃與關節僵硬相互糾纏。

病患常會甩動脖子,使其發出「卡咖」聲響來暫時舒緩不適,但發生轉動聲響的關節,通常是正常無辜的關節,迫使正常的關節過度活動,來代償緊繃僵硬的關節,若是造成關節磨損退化,更是得不償失。

中醫處理緊縮性頭痛,會根據病患狀況給予針灸、推拿手法與藥物治療。

「不通則痛,通則不痛」,針灸療法最主要目的就是恢復經絡「通」的狀態,以通取效,針刺頸部陽經腧穴,結合不同針刺手法,達到補虛瀉實、疏通經絡、調和氣血與活血化瘀,先使頸部肌肉疏鬆與氣血通暢,再以推拿手法復位不正常的頸椎小面關節,最後以藥物服用與衛教活動(如圖)鞏固療效。

黃先生接受治療後,不僅頸部輕鬆許多、頭痛緩解,連睡眠品質都進步,也提升工作效率,最後服用中藥改善氣血循環,並遵照醫囑,每次洗頭後必將頭髮吹乾,順便吹暖後頸肩背肌肉,緩解一天的疲勞。(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