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男人貧血 小心腸胃道出血

2016/08/29 06:00

▲貧血代表健康出現警訊,一定要及早找出病因;圖為情境照。

文/林漢枏

60歲的范先生不菸不酒,過去也沒有什麼特殊病史,但是最近兩個禮拜常感覺疲憊及眩暈,最近3天開始爬樓梯會上氣不接下氣,因此到門診就診。

醫師看他臉色蒼白,驗血發現血色素只有5.2,因此安排他住院,檢查發現糞便潛血反應為陽性,大腸鏡檢查發現乙狀結腸有腫瘤,切片為腺癌,因此范先生接受了大腸腫瘤切除手術,不再貧血。

貧血不見得會出現明顯的症狀,所以導致很多民眾在發現自己貧血時,容易輕忽而延遲就醫。

貧血泛指體內的血色素含量降低,原因包含先天性的貧血,如海洋性貧血(地中海型貧血),後天缺乏營養(如缺鐵、缺維他命B12或葉酸),或者是慢性出血(如胃腸道出血)導致的貧血。

症狀包括:眩暈、疲憊、呼吸喘、臉色蒼白等。但是輕微的貧血不見得會出現症狀,也因此常被忽略。

女性的慢性貧血以缺鐵居多,通常是長期月經流失所導致,但是男性或是停經後婦女的貧血,就應該要考慮是否有腸胃道出血。

良性的疾病包含慢性消化性潰瘍(如胃潰瘍或是十二指腸潰瘍);惡性的疾病就必須考慮胃癌或是大腸癌。

國民健康署一直以來致力推廣四癌篩檢,其中大腸癌篩檢即為糞便潛血檢查,雖然不是最準確的檢查,卻可以幫忙篩檢出一些隱性的大腸癌患者。

國外的篩檢指引建議50歲以上的民眾每3-5年自費接受一次大腸鏡或是乙狀結腸鏡檢查;若未發現息肉,可以10年後再檢查;但如果有大腸息肉且切除後,每3-5年還是應該再做一次大腸鏡檢查。

貧血雖然不見得會出現明顯症狀,以致很容易被病患或是醫師忽略,一定要找出貧血的病因加以治療及處理,才能免於後顧之憂。

(作者為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