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醫病》睡眠時手臂抽動 男童罹腦瘤癲癇

盧小弟及其他罹患腦部血管瘤的李小妹(左5)、寧寧(左6)與感謝周育誠(左4)及黃芳亮醫師(左2)兒醫團隊。(記者蔡淑媛攝)

盧小弟及其他罹患腦部血管瘤的李小妹(左5)、寧寧(左6)與感謝周育誠(左4)及黃芳亮醫師(左2)兒醫團隊。(記者蔡淑媛攝)

2020/12/17 21:26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3歲的盧小弟4個月大時被家人發現睡眠時手臂偶爾會抽動,以為是神經正在發育成長,後來觀察每個月會發作一次,於是警覺錄影就醫,診斷是左腦額葉長了神經節膠質細胞瘤,刺激周邊神經不正常放電導致癲癇,後來出現發展遲緩、過動等症狀,今年5月接受開顱手術切除該腦瘤,恢復良好,現在注意力和學習力都變好。

家人以為神經正在發育成長

台中榮總兒童神經外科主任周育誠指出,小朋友癲癇原因多,可能腦瘤、發育異常、血管病灶、腦部結構異常等,像盧小弟發生癲癇的症狀不明顯,其實腦部一直在異常放電,除了病變範圍會擴大,長期慢性癲癇會嚴重傷害正在發育的腦部,影響神經發育、心智和學習力,如果發現小朋友過動、發育遲緩或有不正常舉動,應警覺觀察,即早就醫檢查評估。

另名16歲的李小妹在3年前上課時突然一陣噁心即暈厥,癲癇發作,送醫發現在右腦頂葉長出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畸形」,服藥控制,但每1、2週發作,眼睛上吊、四肢陣攣,有時預兆有頭痛、頭暈、視力模糊,後來發作時會全身癱軟,只能休學,今年在中榮接受開顱手術並使用術中導航、腦皮質電圖監控,輔助精準切除,術後5個月未再癲癇發作,也復學回校上課,今天送花感謝醫療團隊,讓她開啟新的人生道路。

盧小弟睡眠時手部或肢體會偶爾抽動,雖然發作時間短暫,但家長警覺錄影,在一次感冒就醫診所時詢問醫師,轉診到中榮檢查,10個月大時診斷有肌陣攣,進一步檢查發現左腦額葉疑似鈣化或組織化血腫等慢性病灶,吃抗癲癇藥控制、觀察。

盧小弟持續回診,腦瘤約1.5公分未再長大,服用抗癲癇藥後也肢體不再出現癲癇動作,但追蹤發現有發展遲緩、注意不集中及過動,做24小時錄影腦波圖發現腦部仍持續異常放電,周育誠指出,兒童出現腦部異常放電如未控制,放電的病變範圍會擴大,盧小弟腦瘤位置在額葉,未來恐影響情緒、人格、發育與學習等,於是決定開刀。

盧小弟今年5月接受開顱手術切除腦瘤,術中使用導航、腦皮質電波圖監測,確定切除範圍是否適切足夠,術後已經7個月,癲癇不受發作,注意力和學習力都跟上,坐得住也能好好聽媽媽說故事看書。

盧小弟術後7個月復原良好,癲癇不再發作,注意力、學習力都變好,開心與手術醫師周育誠合影。(記者蔡淑媛攝)

盧小弟術後7個月復原良好,癲癇不再發作,注意力、學習力都變好,開心與手術醫師周育誠合影。(記者蔡淑媛攝)

醫師為盧小弟進行開顱手術,使用顯微鏡精準切除腦瘤。(記者蔡淑媛翻攝)

醫師為盧小弟進行開顱手術,使用顯微鏡精準切除腦瘤。(記者蔡淑媛翻攝)

盧小弟左腦額葉長了神經節膠質細胞瘤,刺激周邊神經異常放電,導致癲癇。(記者蔡淑媛翻攝)

盧小弟左腦額葉長了神經節膠質細胞瘤,刺激周邊神經異常放電,導致癲癇。(記者蔡淑媛翻攝)

盧小弟術後7個月復原良好,癲癇不再發作,注意力、學習力都變好。(記者蔡淑媛攝)

盧小弟術後7個月復原良好,癲癇不再發作,注意力、學習力都變好。(記者蔡淑媛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