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颱風何時來?1張圖秒懂太平洋低壓系統發展現況

2020/07/16 18:18
今年已有2個颱風出現,第3號颱風尚未有生成可能。圖為今年首颱黃蜂颱風。(法新社)

今年已有2個颱風出現,第3號颱風尚未有生成可能。圖為今年首颱黃蜂颱風。(法新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2020年已出現首颱「黃蜂」、第2號颱風「鸚鵡」,入夏後,第3號颱風「辛樂克」難產,氣象局今(16日)製圖解釋,相較於去年颱風接踵而至的狀況,今年太平洋高壓勢力深入南海,台灣夏天盛行的「西南季風」尚未進入西北太平洋。

氣象局製作圖片說明,今年太平洋高壓強勢深入南海,西南季風較弱,適合發展颱風的季風槽尚未成形。(圖取自中央氣象局)

氣象局製作圖片說明,今年太平洋高壓強勢深入南海,西南季風較弱,適合發展颱風的季風槽尚未成形。(圖取自中央氣象局)

臉書粉絲專頁「報天氣-中央氣象局」回顧去年製作的颱風生成圖卡,夏天會出現的季風槽是個大低壓帶,當西南季風與高壓南側的偏東風相遇後,就會形成逆時鐘旋轉的大環流,進而形成季風槽,該環境內容易生成熱帶擾動,若條件符合,低壓也可能發展成颱風。

氣象局去年製作的圖片顯示,季風槽內生成多個低壓,若條件符合就可能生成颱風。(圖取自中央氣象局)

氣象局去年製作的圖片顯示,季風槽內生成多個低壓,若條件符合就可能生成颱風。(圖取自中央氣象局)

氣象局今日新發布的圖卡顯示,7月已經過完一半了,還沒有颱風生成是因為相較於去年,今年太平洋高壓位置偏南,勢力深入南海,靠近赤道的熱帶海洋盛行偏東風,西南季風卻較弱,無法形成充滿低壓的季風槽,大環境不利颱風形成,但仍有少數低壓發展中。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