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飲食和憂鬱症有關!澳研究:吃這些食物助改善

2019/12/20 13:29

澳洲麥覺理大學研究指出,過量加工、高糖、高脂肪食物和憂鬱情緒有關,而水果、蔬菜、魚和橄欖油的攝取可以改善年輕人憂鬱症狀。(資料照)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飲食和憂鬱症也有關聯!一份由澳洲麥覺理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的研究指出,過量加工、高糖、高脂肪食物和憂鬱情緒有關,而水果、蔬菜、魚和橄欖油的攝取可以改善年輕人憂鬱症狀。

澳洲麥覺理大學研究76名17歲到35歲、中度到重度憂鬱患者,且飲食習慣中攝取過量的糖、飽和脂肪或加工食品者。隨機分配至兩組「飲食改變組」及「常規飲食組」,針對飲食改變者,研究者提供其一支13分鐘的營養建議影片,一份飲食計畫,及食物包括橄欖油、天然堅果黃油、堅果、香料等。

在實驗第7天及第14天時打電話給受試者,詢問是否在遵循健康飲食上有任何困難,提醒可參考其講義來解決。結束後受試者提交購物收據,可獲取一份健康食品的禮物,及現金禮物卡。而常規飲食組則未獲取相關資料,僅要求三週後進行調查。

結果顯示,三週後飲食改變組的受試者,憂鬱症狀減輕,分數有顯著改善,焦慮及壓力分數也降低;而常規飲食組在憂鬱分數上沒有明顯改變。

三個月後,研究者電訪飲食改變組的受試者,發現有7名仍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且情緒也持續獲得改善。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邱弘毅指出,研究再次驗證正確的飲食習慣確實能有效紓緩憂鬱症狀,但值得留意的是,用介入的方式改變受試者的生活模式,實驗當下雖能看出飲食對於憂鬱的改善,但過三個月後僅有7名保有健康的飲食習慣。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研究對象之所以選擇年輕人是因為青春期和成年早期是憂鬱症風險升高的時期,也是建立健康模式的重要時期,且這模式將延續至成年期。

她表示,即使短暫的飲食改變、減少加工食品,多攝取自然食物也能有效紓緩憂鬱症狀。常有人會心情不好就大吃大喝來紓壓,雖然曾有研究發現適當食用甜食會讓心情變好,其實糖份的效果是藉由胰島素濃度的上升,幫助體內色氨酸優先轉化成血清素,而血清素正是神經傳導物質,抗憂鬱的物質之一,因此飲食上攝取產生多一點血清素、多巴胺、腎上腺素等,例如含有維生素B6或B12的牛奶、魚、肝臟或各式綠色蔬菜水果等自然食物,都能有效降低憂鬱症狀,使心情愉悅。

葉雅馨提醒,但是反覆食用糖份紓緩壓力情緒,容易造成上癮,並非好的選擇,她呼籲當察覺有憂鬱情緒,除了檢視情緒指數外,可增加運動量,或尋求專業協助,不要依賴食物。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