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國境之北」養小龍蝦、海參 東引北海坑道復育成功

連江縣政府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合作,利用東引鄉北海坑道進行小龍蝦與海參養殖作業,歷經7個月的養殖復育,小龍蝦與海參存活率與成長情況良好。(記者俞肇福攝)

連江縣政府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合作,利用東引鄉北海坑道進行小龍蝦與海參養殖作業,歷經7個月的養殖復育,小龍蝦與海參存活率與成長情況良好。(記者俞肇福攝)

2019/07/07 21:18

〔記者俞肇福/基隆報導〕連江縣政府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合作,利用東引鄉北海坑道進行小龍蝦與海參養殖作業,歷經7個月的養殖復育,小龍蝦與海參存活率與成長情況良好;小龍蝦已經成長到400公克左右,海參體型已經成長到8到10公分,讓推動養殖復育的縣政府信心大增。

連江縣長劉增應說,東引海域無污染及優質微生物多,水產資源豐富,是磯釣者的天堂樂園,昔日東引鄉盛產龍蝦,曾有一張網捕到兩百多隻龍蝦紀錄,近年來龍蝦銳減,縣府與海大產學合作,同時啟動封閉十年的東引北海坑道整建,轉型為龍蝦與海參養殖復育示範基地,2018年12月放養5到8公分、每隻約60公克,4000隻的小龍蝦苗放流在北海坑道,另外1000多隻,放流東引沿岸海域。

劉增應表示,小龍蝦人工培苗成功機率一直很低,剛好軍方釋出東引鄉北海坑道,縣府清除坑道水道的底下淤泥,坑道口也築起可控制海水進出阻隔牆,希望透過自然的海洋環境,將北海坑道打造為龍蝦與海參的養殖、繁殖基地。

經過7個多月時間,目前坑道內的龍蝦,已經成長到400公克;來自東引鄉的連江縣議長張永江說,縣議會縣政考察看到龍蝦復育成果十分欣慰,希望未來能夠復育成功,提供東引居民飲食新選擇。

連江縣產業發展處長劉德全表示,除了龍蝦外,今年初在北海坑道嘗試投放約500個海參(刺參)參苗在北海坑道養殖,存活率及生長情況比預期好,體長已達8到10公分左右。

野生海參在台灣海域已很罕見,原因是台灣地處熱帶及亞熱帶海域,水溫只要高過攝氏25度,不適合養殖;東引北海坑道冷涼環境適合,進入夏天水溫仍維持在攝氏20度、21度左右,較低水溫提供了海參可以繼續生長的有利條件。

東引鄉長林德建表示,東引北海坑道全長150公尺,目前僅利用前段進行小龍蝦、海參養殖,北海坑道養殖龍蝦、海參仍處於試驗、摸索階段,未來將持續觀察、累積經驗,盼營造更完善養殖環境,再與海大團隊研究如何推廣。

連江縣政府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合作,利用東引鄉北海坑道進行龍蝦與海參養殖作業,歷經7個月的養殖復育,北海坑道的小龍蝦已經重達400公克。(記者俞肇福攝)

連江縣政府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合作,利用東引鄉北海坑道進行龍蝦與海參養殖作業,歷經7個月的養殖復育,北海坑道的小龍蝦已經重達400公克。(記者俞肇福攝)

連江縣政府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合作,利用東引鄉北海坑道進行龍蝦與海參養殖,歷經7個月復育,小龍蝦與海參存活率與成長情況良好。(記者俞肇福攝)

連江縣政府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合作,利用東引鄉北海坑道進行龍蝦與海參養殖,歷經7個月復育,小龍蝦與海參存活率與成長情況良好。(記者俞肇福攝)

連江縣政府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合作,利用東引鄉北海坑道進行龍蝦與海參養殖,歷經7個月復育,小龍蝦與海參存活率與成長情況良好;圖為2018年12月在北海坑道內投放小龍蝦苗。(圖為馬祖日報陳其敏提供)

連江縣政府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合作,利用東引鄉北海坑道進行龍蝦與海參養殖,歷經7個月復育,小龍蝦與海參存活率與成長情況良好;圖為2018年12月在北海坑道內投放小龍蝦苗。(圖為馬祖日報陳其敏提供)

連江縣政府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合作,利用東引鄉北海坑道進行小龍蝦與海參養殖作業,歷經7個多月的養殖復育,小龍蝦與海參存活率與成長情況良好;圖為2018年12月在北海坑道內投放的小龍蝦苗。(圖為馬祖日報陳其敏提供)

連江縣政府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合作,利用東引鄉北海坑道進行小龍蝦與海參養殖作業,歷經7個多月的養殖復育,小龍蝦與海參存活率與成長情況良好;圖為2018年12月在北海坑道內投放的小龍蝦苗。(圖為馬祖日報陳其敏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