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醫訊》治漏尿、子宮脫垂 中醫大新竹附醫成立「婦女盆底診療室」

2019/03/06 13:33

中醫大新竹附醫婦產科顧問余堅忍(前左)手持有關治療子宮脫垂的「懶人包」,和身旁現身說法的詹女士一起呼籲有類似困擾的姐姐妹妹們,面對骨盆底肌受損所生的困擾,其實不一定手術才能解決。(記者黃美珠攝)

[記者黃美珠/竹北報導]很多因年長、欠缺運動、或是產後、體重增加而有漏尿,甚至嚴重到子宮脫垂的女性朋友,最糟時,一定無可避免要面對摘除子宮這類讓身體健康負荷更大的治療方式嗎?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婦產科顧問余堅忍說「那可未必!」因為只要遵循醫囑耐心從事「骨盆底肌肉運動」,幫助骨盆底肌肉恢復彈性,這類姐姐妹妹的下半「身」困擾就有機會獲得改善。

67歲詹女士現身說法,她目前勤練骨盆底肌肉運動中,希望能解決她近年面臨的下半「身」困擾。(記者黃美珠攝)

余堅忍說,臨床上統計發現,25歲到55歲間的女性約有20%有程度不等的尿失禁問題,55歲以上的則提高到30%左右。這些患者多半是在產後開始出現漏尿,後來隨著年齡增加,情況就越來越嚴重。

中醫大新竹附醫今天成立「婦女盆底診療室」推廣骨盆底肌肉運動。(記者黃美珠攝)

1名67歲詹女士今天也現身說法,說她4年前就有漏尿狀況,後來抱孫後發現下身有點墜墜的感覺,自我檢查發現「哎呀,我竟然也會子宮脫垂!」但不想就醫就自行推回。直到最近3週因脫垂狀況更嚴重,不僅漏尿,還因摩擦而出血,才開始積極面對,也曾一度想要摘除子宮,後來聽醫師建議採用子宮托搭配骨盆底肌肉運動而有明顯的改善。

她直言,這個骨盆底肌肉運動真的很難做得好,但是慢慢練習、自己替自己加油,現在有抓到一點竅門,會持續努力。

余堅忍說,骨盆底肌位於骨盆腔內,外型像是一片吊床,把膀胱、子宮、大腸等器官從底部托住並固定在骨盆腔內,尿道、陰道、直腸都經過這裡,換言之,骨盆底肌掌管著這些重要出口的開關。

他說,女性骨盆底肌會因為年紀增長、缺乏運動、懷孕分娩、體重過重等各種原因而鬆弛萎縮,骨盆底肌一旦鬆弛後不只影響排便、排尿、以及陰道等的生理功能,嚴重時更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與焦慮,影響人際關係和生活品質。

骨盆底肌受損最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造成盆腔器官脫垂,陰道壁膨出。其中盆腔器官脫垂除了最常見的膀胱膨出,就是尿道、小腸、或大腸的膨出、以及對女性來說最是難言之隱的子宮或陰道脫垂。除非是子宮本身有其他病變,不然他並不建議子宮脫垂者就要摘除子宮。

該院為此在三八婦女節前成立「婦女盆底診療室」,有這方面困擾的病患可先婦產科門診,院方將提供諮詢骨盆底肌運動,評估是否有骨盆鬆弛的狀況,後續可透過骨盆底肌運動、生理回饋治療、電刺激、子宮托等來做治療。

相關影音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