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和老匠師一起蓋竹籠茨 美籍女子也來幫忙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與透南風工作室26、27日兩天號召民眾一起協力造竹籠茨,志工們先備料。(記者劉婉君攝)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與透南風工作室26、27日兩天號召民眾一起協力造竹籠茨,志工們先備料。(記者劉婉君攝)

2019/01/13 19:12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台南市安南區竹籠茨傳統匠師李養,正以古法搭建竹籠茨,希望讓年輕一代知道台江地區傳統民居的樣貌,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與透南風工作室26及27日兩天號召民眾一起協力造屋,迅速額滿,今天還有美籍女子也來幫忙備料。

李養搭建竹籠茨不用釘子及鐵絲,以竹柱鑿孔互穿,組裝而成,前年11月開始在自宅前空地建造一棟26坪的竹籠茨,去年6月,台史博曾號百人一起體驗90年前,曾文溪畔居民遇溪流泛濫時「扛茨走溪流」的歷史,這個月再召集民眾一起來幫李養蓋竹籠茨。

為了讓活動順利進行,李養及擔任種子老師的志工們今天先剖竹篾備料,當天再由參與的民眾幫忙取草、編牆、塗牆,志工們在聽完李養的解說後,開始動手剖竹,其中還有一位金髮的美國籍年輕女子桃子Grace,因為對台灣的歷史文化有興趣,也一起動手作。

曾學過3個月中文的桃子,和李養以簡單的中文加上比手畫腳溝通,桃子說,在旁邊看時以為剖竹篾很簡單,沒想到實際動手很難,要能順利把竹子由上往下剖,還要保持筆直,真的很困難。

而竹籠茨上也有多名日人的簽名,是一群日籍學者參與扛厝及編竹牆後留下來的。

來不及報名協力造屋的民眾,26及27日兩天也可以到場參觀,希望讓幾近沒落的傳統工藝傳承下去。

相關影音

李養(中)指導Grace(右)剖竹篾。(記者劉婉君攝)

李養(中)指導Grace(右)剖竹篾。(記者劉婉君攝)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與透南風工作室26、27日兩天號召民眾一起協力造竹籠茨,志工們先備料。(記者劉婉君攝)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與透南風工作室26、27日兩天號召民眾一起協力造竹籠茨,志工們先備料。(記者劉婉君攝)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與透南風工作室26、27日兩天號召民眾一起協力造竹籠茨,志工們先備料。(記者劉婉君攝)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與透南風工作室26、27日兩天號召民眾一起協力造竹籠茨,志工們先備料。(記者劉婉君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