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國衛院研究:每百位兒少網路遊戲玩家 約3人成癮

林煜軒醫師(左)、邱于峻醫師(中)、潘元健心理師(右)發表網路遊戲成癮新研究。(記者林惠琴攝)

林煜軒醫師(左)、邱于峻醫師(中)、潘元健心理師(右)發表網路遊戲成癮新研究。(記者林惠琴攝)

2018/09/17 16:57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衛福部國家衛生研究院今公布國內規模最大的兒少網路遊戲成癮研究成果,針對169所學校共8110位、在過去1年內曾玩過網路遊戲的10至18歲國小、國中、高中學生,利用國際通用診斷標準調查發現約3.1%成癮,相當於每100位兒少網路遊戲玩家就有3位成癮。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煜軒表示,過去使用各式不同定義的研究指出,國內網路成癮盛行率高達20%至30%,但2013年美國精神醫學會聚焦網路遊戲、提出較嚴謹診斷標準後,各國研究網路遊戲成癮數據大幅降低,此次研究也是採用這個國際通用診斷標準。

林煜軒指出,若以此診斷標準,「網路遊戲成癮」必須符合「生活被遊戲佔據」、「戒斷症狀」、「耐受性」、「失控」、「放棄其他活動」、「不顧後果繼續玩」、「對他人隱瞞欺騙」、「抒發負面情緒」、「生活功能受損」等9項症狀其中5項,不只有失控、日常生活受影響等情況,且要持續1年。

林煜軒說明,研究發現,8110位過去1年內曾玩過網路遊戲的兒少,共255位符合「網路遊戲成癮」,比例約3.1%,明顯高於2017年一項大型跨國研究指出西方國家僅約1%;同時52%成癮者曾在遊戲中花費金錢、每週花費41個小時在網路遊戲上,比起非成癮者25%、24小時高出近1倍,且花費的金錢會隨著年齡增加。

不過,參與研究的馬偕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邱于峻強調,成癮者花費的金錢與時間高於非成癮者,不代表花費的金錢或時間多就是成癮,仍要經專業診斷。

林煜軒說明,今年世界衛生組織已將網路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分類,若真的要達到成癮,是指失控、造成生活影響、再失控,也就是使用網路遊戲常常停不下來,說好只玩到11點卻玩到1點,造成上學或工作受影響,然後明明知道對自己有不好的影響,一樣照做。

然而,林煜軒解釋,臨床觀察發現,不少被家長或老師建議求診的網路遊戲成癮者,可能是為了排解負面情緒與壓力,因此會花8、9成的時間在解決現實生活遇到的問題,例如交不到朋友、被霸凌等,或是渴望的成就感、其他需求無法被滿足,進而轉向網路遊戲交友、快速闖關達到滿足,建議應以關心取代批評、限制孩子的行為,只要解決其日常困境,自然迎刃而解。

林煜軒也提及,掌管衝動控制的大腦前額葉在18至25歲逐漸成熟,因此有研究發現,大學時期為是否成網路遊戲成癮者的關鍵時期,若此時仍重度使用,未來有較高機率是成癮者,也可多注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