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醫訊》失智症患者過世前 這樣被對待

2017/04/14 12:20

失智症患者因口語表達及思緒不清,家屬面對病人食量變小、呼吸困難時,普遍認為要灌食或裝呼吸器,才能讓病患繼續維持生命,卻忽略病患身體衰退及治療意願。(記者黃文瑜翻攝)

〔記者黃文瑜/台南報導〕台灣失智患者被急救的機會比癌症病人高4倍,急救後卻常活不過1個月!只要出現臥床的狀況,就會被灌食,為了防止病人自己拔除灌食管,護理人員會以束帶將病人綁住,甚至為病患施實心肺復甦術急救,因此失智症患者在臨終前無法感受到尊嚴,亦無生活品質可言。

奇美醫學中心老年醫學主治醫師陳炳仁出書提倡為失智病人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自主計畫,讓患者在臨終時也享有尊嚴。(記者黃文瑜翻攝)

「這和華人社會的價值觀有很大的關係」,奇美醫學中心老年醫學主治醫師陳炳仁說,大家普遍能接受癌末病人該接受安寧治療,但失智症患者口語表達及思緒不清,家屬面對病人食量變小、呼吸困難時,普遍認為要灌食或裝呼吸器,才能讓病患繼續維持生命,卻忽略病患身體衰退及治療意願。

陳炳仁指出,歐美國家在失智症患者照護需求增加後,反而不進行插管治療,而是透過吞食訓練或是改變食物的質地,病人吃多吃少家屬也不介意,尊重患者的身體,讓患者在臨終時也享有尊嚴。

為了提高失智症患者的生命品質,陳炳仁特別出書,提倡為失智病人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自主計畫,讓病人的自主意願得以充分表達並落實,包括引導醫療團隊、病人和家屬共同討論、分享生命的價值觀與自己的偏好,並加強醫療人員及照護者的訓練,讓病患也能平和安詳走到盡頭。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