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穀類界紅寶石 花蓮設300坪紅藜示範區

台灣藜又稱紅藜、赤藜、紫藜及彩虹米,為台灣特有植物,主要分布於中、低海拔山區,是原住民耕作百年以上的傳統作物。(記者王峻祺攝)

台灣藜又稱紅藜、赤藜、紫藜及彩虹米,為台灣特有植物,主要分布於中、低海拔山區,是原住民耕作百年以上的傳統作物。(記者王峻祺攝)

2017/03/05 17:06

[記者王峻祺/花蓮報導]擁有穀類界紅寶石之稱的「紅藜」,近年逐漸受到市場青睞,花蓮縣秀林鄉公所蒐羅原鄉珍貴特色種原,復植原生種台灣紅藜,在景美村加灣段設立300坪「紅藜示範區」,歷經4個月培植,今日正逢採收期,吸引近百名農友觀摩學習,未來還有意成立自有品牌,全面發展成部落經濟作物。

紅藜為原住民傳統作物,因種植及採收過程繁瑣,後來多以「白米」取代原有主食,如今因紅藜富含極高營養價值,在屏東、台東及花蓮等地,已有農戶進行小面積栽種。

秀林鄉公所近年轉型轄內原有農產作物,另闢示範區栽培台灣藜,還特地邀請到台東縣金峰鄉公所紅藜專區達人周思源,指導作物栽種、採收及相關處理作業,盼能在花蓮原鄉也能建立優良的台灣藜耕作制度,增加農民收益、提升農村產值。

鄉長李春風說,景美加灣段於去年10月成立紅藜示範區,面積約達300坪,主要作為種植台灣藜使用,栽種方式落實農田生態保育,盼能生產出健康又安全的農產品,現階段有意栽培鄉內農戶推廣種植,成為地方新興產業。

李春風強調,透過實地田間管理示範,能夠教導農民台灣藜的栽培概念,提高作物品質及產量,未來將再成立一支輔導團隊,吸引農村青年加入生產行列,並打造自有品牌,作為地方特產,發展成部落特色經濟作物。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也同步成立「原住民農業研究室」,盤點出宜花2縣33個具有農產業發展潛力部落,依部落個別化需求,進行「行動教室」等客製化講習,期望穩定部落一級產業發展。

花蓮農改場表示,紅藜是非常值得開發及推廣的健康作物,也將計畫輔導農友進行有機認證,目前花蓮整體栽種面積雖不大,但若持續推廣,相當有機會成為在地特色雜糧作物,進而增加原住民整體農產收益。

紅藜為原住民傳統作物,因種植及採收過程繁瑣,後來多以「白米」取代原有主食,如今因紅藜富含極高營養價值,在花蓮等地,已有農戶進行小面積栽種。 (記者王峻祺攝)

紅藜為原住民傳統作物,因種植及採收過程繁瑣,後來多以「白米」取代原有主食,如今因紅藜富含極高營養價值,在花蓮等地,已有農戶進行小面積栽種。 (記者王峻祺攝)

花蓮縣秀林鄉公所蒐羅原鄉珍貴特色種原,復植原生種台灣紅藜,在景美村加灣段設立300坪「紅藜示範區」。(記者王峻祺攝)

花蓮縣秀林鄉公所蒐羅原鄉珍貴特色種原,復植原生種台灣紅藜,在景美村加灣段設立300坪「紅藜示範區」。(記者王峻祺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