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幻覺當成「魔神仔」 小心巴金森氏症悄上身

2017/02/12 15:32

巴金森氏症不僅對患者生心理造成影響,也會令照顧者形成隱形的重擔。圖為情境照,與本文無關。(記者張議晨攝)

〔記者張議晨/台北報導〕出現顫抖、肢體僵硬、動作遲緩與走路不穩,甚至時常看到嬰兒、孩童、小動物等誤以為是「魔神仔」的現象,就有可能罹患「巴金森氏症」。醫師提醒,巴金森氏症常伴隨焦慮、憂鬱情緒,甚至可能在動作障礙出現前10年,就有可能出現情緒障礙!

北市聯醫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醫師張丰指出,巴金森氏症屬中樞神經系統退化疾病,常見症狀有駝背、抖手、肢體僵硬等動作障礙,典型症狀常見於60歲民眾,但臨床上回顧患者病程,許多人約在50歲時就已出現焦慮、憂鬱等疾病初期的情緒障礙。

隨病程演進,神經系統退化會逐步擴及運動相關中樞神經,而出現運動障礙,張丰指出,多數病人約在此時就診,但有些病人出現運動障礙後,不知如何面對疾病,反而發展出嚴重憂鬱症狀。另外,有些人則會出現幻覺,常以為自己看到「魔神仔」 ,還有患者懷疑配偶外遇、遭家人遺棄等。

張丰說,病人受到幻覺或幻覺影響,常出現混亂或脫序行為,家屬面對病人時往往會慌了手腳,認為病人瘋了,而延誤就醫,提醒若身邊親友有類似困擾,應鼓勵及早轉介精神科就醫,尋求專業協助。

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指出,巴金森氏症後期會造成活動力及注意力減退,若長期退化,易合併「失智症」等症,目前巴金森氏症仍無藥物可以治癒,僅能減緩腦部功能及神經系統退化。

楊聰財強調,巴金森氏症屬慢性退化性疾病,若病程拉長也會對照顧者造成負擔,而出現情緒障礙,建議照顧者家屬心態上要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與親友組成互助小組,相互支援,而非自己單打獨鬥。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