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成大實習生溫暖行為 感動愛滋病患者

李宥研於臉書發文,認為數據也多顯示男男性行為是感染HIV大宗,原因為男同志會定期篩檢愛滋,而異性戀者不認為自己會得愛滋,所以很少篩檢。(圖片與新聞無關,記者林明宏攝)

李宥研於臉書發文,認為數據也多顯示男男性行為是感染HIV大宗,原因為男同志會定期篩檢愛滋,而異性戀者不認為自己會得愛滋,所以很少篩檢。(圖片與新聞無關,記者林明宏攝)

2014/12/23 12:58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面對愛滋病,許多人還是帶著不友善的眼光,成大護理系學生李宥研日前在臉書發文,日前實習期間,幫一名愛滋病患者擦乳液時,未帶上手套,病患感動的落淚說,因為沒人敢徒手碰我。

李宥研曾代表成大學生於校園內發起反恐同活動,日前他於臉書發文,於感染科實習期間,接觸一名個案為HIV(愛滋病毒)感染者,因為生病導致皮膚容易乾燥,李宥研幫病患擦乳液時,病患問,你不戴手套嗎?他說,我沒碰到體液阿,此時病患落下眼淚,稱患病後沒有人敢徒手觸摸自己,已經很久沒有感受到人的體溫了。

李宥研表示,大眾對於愛滋病感染者帶著恐懼,其實只要感染者按時服用藥物,便能降低病毒量,「這樣子的病,你怕甚麼?請問台灣社會還在怕甚麼?」他認為,許多人拿愛滋病當作阻擋婚姻平權法案的利器,數據也多顯示男男性行為是感染HIV(愛滋病毒)大宗,原因為男同志會定期篩檢愛滋,而異性戀者並不認為自己會得愛滋,所以幾乎不篩檢。

他表示,無知和恐懼才是黑死病,不是用疾病害死人,而是冷漠和精神暴力殺死一個人;網友也熱烈回覆,「謝謝你寫出了許多HIV病人的被誤會的地方」、「這個社會對性知識教育都是遮遮掩掩,很多人對性、對愛滋都一知半解,幾乎沒有保護自己的知識和能力,這才是愛滋病傳染真正的隱憂」。

李宥研臉書全文:

我是護理系的學生 前陣子我在感染科實習

而我的個案恰巧是一名 HIV 感染者

因為他的皮膚實在太乾燥了 我便幫他擦了乳液

在這之前 我知道我並未戴著手套 也為做任何防護

那時他看著我 問了我一句 :「你沒戴手套欸」

我說 : 「會怎樣嗎 ? 我沒觸碰到你的體液阿 」

接下來 他卻開始哭了 , 我以為是我的手太冰讓他不舒服

他哭著說 : 「從我感染愛滋後 , 就沒有人敢徒手碰我 , 我已經很久沒有感受人的體溫了 .. 」

對於感染者 每個人都懷抱著恐懼 並且帶著有色眼光看待

最近一則新聞也是這樣不帶任何情感的告訴我們

一名愛滋犯人進警局 離開後 警員用酒精消毒他坐過的椅子

看著我的眼裡很荒唐 很不可置信

那張椅子 應該沒有他留下的血液 精液或是任何體液吧 ?

那為甚麼要如此害怕一個人 .. ?

我們曾經以為愛滋病是新時代的黑死病 !

可是現在的愛滋病確不是這麼一回事 不是嗎 ?

感染者在發現感染時 按時服用 HAART 藥物是可以降低病毒量

甚至他們的壽命與一般人無任何異狀

曾經也有一個按時服藥的母親產下一子並未感染 HIV 的孩子

這樣子的病 你怕甚麼 .. ?

請問台灣社會還在怕甚麼 .. ?

最近許多人拿愛滋病出來當作抵擋婚姻平權法案的利器

數據上就算顯示男男性行為是感染 HIV 的大宗

可是在整個社會你確定可以依照數據來看嗎 ?

同性戀不只有男同志還有女同志 要概括一起計算嗎 ?

再者 為甚麼數據上會顯示男同性戀者是感染 HIV 的大宗

原因在簡單不過 因為只有男同志會去定期篩檢愛滋

而異性戀者並不認為自己會得愛滋 所以幾乎不篩檢

因為我們的每一本教科書都寫著男同性戀會增加愛滋感染風險

然而愛滋只屬於男同志 ? 不 ! 他屬於每一個人 !

數據上的數字我們無法改變 但你踏進醫院時

你看見的那些感染者 並不一定是同性戀者 你會詫異 你會驚訝

詫異為甚麼異性戀會染上 HIV 原因很簡單 危險性行為

每個現在活著的人 都是危險性行為下的產物 這樣懂嗎 ?

安全性行為不能保證你不會感染 而是降低感染風險

愛滋不是這世代的黑死病 無知和恐懼才是黑死病

不是用疾病害死人 而是用冷漠和精神暴力殺死一個人

你我都有罪 因為我們都是殺死人的幫兇

為甚麼是幫兇 ? 因為我們漠視別人正用精神暴力殺死一個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