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填補台灣史空白 江樹生獲台南文化獎

市長賴清德(左)頒獎給第三屆台南文化獎得主江樹生教授(右)。(記者洪瑞琴攝)

市長賴清德(左)頒獎給第三屆台南文化獎得主江樹生教授(右)。(記者洪瑞琴攝)

2014/12/20 17:58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第3屆台南文化獎今天頒獎典禮,市長賴清德頒獎給江樹生教授,表彰他以台灣人主體角度,鑽研台灣歷史,不僅填補長年來台灣史重要缺憾,也開展台灣史研究新里程碑。

出身玉井區的江樹生,滿懷對本土歷史研究熱情,長年旅居荷蘭40年,考據荷蘭國家檔案館第一手史料,並且直接譯文,是少數熟悉17世紀荷蘭文及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有關台灣檔案的國寶級人物。

他窮盡一生心力,陸續編譯出《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台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集》、《梅氏日記–荷蘭土地測量師看鄭成功》、《鄭成功和荷蘭人在台灣的最後一戰及換文締和》、《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等重要著作,為出現荷治史料缺口的台灣近代史,完成最後一塊拼圖。

接著他更花費龐大心力,以近20年歲月,完成《熱蘭遮城日誌》四鉅冊譯註,成為學界研究早期台灣歷史的重要基礎史料。

江樹生表示,「自己只是憨憨做、靜靜的寫東西,不知後面有許多人盯著看」;他幽默說「早知道會有這個獎,更加認真寫」。

江樹生強調,一路走來,只為圓夢,銜接完成台灣17世紀走進國際舞台這段重要史料;他並認為,「台灣意識」已成形,但總欠缺「內容」,而這些內容則需要歷史工作者從史料研究開始,從荷蘭文獻不難發現,16世紀台灣就有300多個聚落,顯見有很長一段原住民歷史,因此他鼓勵後起之秀,一起致力台灣史研究。

賴清德說,前總統李登輝講過,台灣的歷史很可惜,不是用中國的角度去看,就是用日本角度在看,都沒有用台灣人或是台灣本土角度在看,應該有很多人認同,但其實江教授40年前就開始這樣做了,這種不因困難而放棄,持之以恆精神令人感動!

賴清德推崇江教授不是選擇名利雙收的工作,而是選擇有價值的工作,一如其名「樹生」,台灣史供後進研究,「種樹讓後人乘涼」,也是種下一代的光榮,讓下一代可以「生生不息」。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許雪姬老師表示,江樹生研究史料及「熱蘭遮城日誌」問世後,研究台灣史的人確實愈多,且被奉為學術界論文必讀典範;她並稱許南市政府是「一流的政府」,頒獎肯定史料翻譯者,嘉惠許多人對台灣史的瞭解與研究。

包括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呂理政、中研院台史所翁佳音老師、前國策顧問黃崑虎,以及第2屆台南文化獎得獎人陳輝東等人觀禮。

外界鮮少知道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創校校長長李福登,與江樹生是拜把兄弟有逾半世紀的好交情,他昨日也在典禮致詞,「洩底」分享生活小趣事,江教授為人真誠的一面。

文化局表示,《熱蘭遮城日誌》以及江教授經年累月完成的史料作品,不僅有助瞭解荷蘭人治台期間的族群文化、產經貿易及海權時代台灣近海的國際形勢,由他所累積的重要基礎,原本不受重視、參考文獻深受局限而顯得混沌不明的17世紀台灣早期歷史,逐漸引起國內外學術界和社會關注,相關論述研究逐漸蓬勃發展。

對台南而言,這些彌足珍貴的研究成果所譜寫出的荷蘭時期台灣史,更幾乎等同台南城市開發史的「啟程之章」,更深刻認識台灣這塊土地和台南這座台灣最早的城市。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