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長期心悸、盜汗 竟罹罕見「副神經節瘤」

2021/11/09 05:30

▲劉女的副神經節瘤位於肝臟後面、脊椎旁邊,手術困難度高。(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

25歲劉姓女子長期頭昏、心悸與盜汗,卻檢查出不出病因,日前因膀胱炎反覆感染就醫,意外檢查出腹腔有腫瘤,輾轉到台中慈濟醫院治療,經化驗為副神經節瘤。

血管包住大腫瘤 跨科動員「拆彈」

副神經節瘤是神經內分泌瘤的一種,每百萬人口僅2-8例,十分罕見。劉女因腫瘤大到6公分,且被血管等包裹住,手術困難度高,經台中慈濟醫院跨科「拆彈」,終於解除大患。

劉女長期頭昏、心悸與盜汗,還曾因心悸送急診,寒冬嚴重盜汗到必須開電風扇,卻一直查不出原因,因膀胱炎就醫,經腹部電腦斷層檢查,意外發現肝臟旁邊長了1顆逾6公分的腫瘤,醫師建議及早開刀,但手術難度太高,無法處理,劉女才輾轉到台中慈濟醫院求治。

▲余政展醫師向病患說明治療情形。(慈濟醫院提供)

台中慈濟醫院外科部主任余政展從肝臟核磁共振檢查影像確認,劉女腫瘤位於肝臟後面、脊椎旁邊,大到擠開腹腔多條大血管,治療只能切除病灶。但腫瘤被肝臟、胰臟與腎臟血管主動脈,還有下腔大靜脈等大血管緊緊包圍,必須小心沿著大血管手術,稍一閃神即可能造成大失血,生死一瞬,手術難度高。

經醫療團隊安排劉女進行腹腔鏡切片,病理報告顯示,病人罹患「神經內分泌瘤」。余政展與麻醉科、泌尿科、心臟外科醫師召開術前跨科討論,因應腫瘤特性,決定先讓病人服用預防性降血壓藥,避免血壓忽高忽低,並推演手術過程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及因應作法再開刀。

余政展說,就像「抱著拆炸彈的心情」,小心翼翼才順利切除腫瘤病灶。

余政展表示,副神經節瘤是神經內分泌瘤的一種,從發生率看實屬罕見。神經內分泌瘤是從特化的神經內分泌細胞長出來,同時具有神經與內分泌的特徵,無時無刻都在分泌壓力荷爾蒙,作用就像強心劑,致患者出現無法控制的高血壓、陣發性頭痛、出汗和心搏過速等症狀。

▲核磁共振檢查影像顯示「副神經節瘤」(紅圈處)。 (慈濟醫院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