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有「手機兒」 當心發展遲緩

2021/05/11 05:30

▲埔里鎮立圖書館推動親子共讀,希望家長、孩子都能交出手機,專心閱讀,共享親子時光。(記者佟振國攝)

記者佟振國/南投報導

許多人的生活已離不開手機等3C產品,但埔里基督教醫院小兒神經科主任趙文崇警告,0至3歲嬰幼兒過度接觸手機,恐導致發展遲緩,呼籲孩子3歲前應禁止使用手機做任何安撫或教育媒介,避免造成更多幼兒發展性障礙。

別用手機當臨時保母

趙文崇表示,近年評估發現部分發展遲緩幼兒是足月順產,且沒有早產、難產等顯著異常出生史,體重也在正常範圍,問題似乎是在嬰幼兒早期養成的過程中受到手機等3C產品影響。

進一步了解病史,孩子大多從嬰兒時間就斷斷續續接受手機安撫,初期接觸手機可能因聲光效果吸引其注意力而安靜不哭鬧,進而時間愈來愈長,直到幼兒發展出現狀況,才被轉介來就醫做評估。

趙文崇強調,「手機兒」多半有注意力不集中,不會探索把玩手中玩具,輕點即放,也對周遭環境缺乏探索興趣,若無法滿足手機使用,例如把手機拿走,則易有激烈情緒反應。

0到3歲是大腦發育黃金期

趙文崇表示,0到3歲是孩子大腦發育黃金期,也是孩子學習、適應社會化的關鍵期,此時不應該將手機當成孩子的「安慰奶嘴」,應該透過大人的陪伴、互動、對話,自然建構起孩子對生活環境需要的特質,而嬰幼兒時期所培養的功能很多會成為其日後學習行為的特質,如等待、忍耐、堅持、妥協、社會互動的自信等,一旦錯失這個黃金時期而致幼兒發展遲緩,後續補救得花費更多心力,甚至事倍功半。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