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回收物堆滿住家 婦恐罹囤積症

2020/06/17 05:30

▲張庭綱醫師建議家屬應協助囤積症患者就醫,以改善其強迫行為。(記者陳冠備攝)

記者陳冠備/彰化報導

彰化縣一名潘姓婦人經常撿各種回收物品回自家透天厝囤積,物品多到堆到家門口,造成社區惡臭,更孳生老鼠、蟑螂等,不但鄰居不堪其擾,連其丈夫也和她分居;醫師指出,這位婦人恐有囤積症(儲物症)症狀,應該立刻就醫,可透過藥物治療,來改善其行為。

該村村長表示,婦人年紀7旬,家境小康,卻經常撿拾破爛回家,有時還涉嫌偷竊附近民眾已破舊的電風扇、腳踏車回來,把社區搞得像垃圾場,公所清潔隊2年來4次前往移除,但每次一清完,潘婦馬上又撿一堆破爛回來,後來導致丈夫、兒子都受不了住家酸臭,搬離該處。

村長也說,感覺得出婦人行為異於常人,才會建議清潔隊對婦人開罰,希望藉由公權力達到遏止的效力。

▲潘婦的鄰居不堪其擾,2年4度叫清潔隊清理她家門口的雜物。(記者陳冠備攝)

醫︰對症下藥可改善

對此,彰化醫院精神科醫師陳羿行表示,該民眾有過度收集不值錢或不衛生等物品,並對自己及旁人生活造成干擾,有可能是囤積症,因其控制力下降,出現焦慮等症狀,必須藉由收集大量物品來達到安全感,但遇有收集物品界線模糊時,有時會產生竊盜癖行為。

陳羿行說,目前尚不清楚囤積症是否為單一獨立病態,還是合併其他病症,如憂鬱症、思覺失調症等影響而成的症狀,較多可能是因失智或年輕時精神受創引起的併發症,而產生的強迫性行為,對該類患者開罰恐無濟於事,最好前來就診,對症找出病因、藥物治療改善。

患者以高齡人口居多

彰化基督教醫院司法精神中心主治醫師張庭綱表示,囤積症在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5版中,被歸類為強迫症的一種,而強迫症患者中就有18%至40%有儲物行為,目前發現囤積症患者中,社區人口發生率有2-6%,其中中、老年人(55-94歲)發生比率為青壯年(34-44歲)的3倍。

張庭綱說,囤積症患者以高齡人口居多,初期會被以為是「個性節儉」,等年紀漸長,症狀就會逐漸外顯,建議家屬平時多提供情感支持,或帶入社區互動,分散注意力,並協助就診,才能針對患者症狀進行心理、藥物治療,改善其強迫行為。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