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防疫尖兵》長期戴乳膠手套過敏 雙手紅腫發癢

2020/05/08 05:30

▲蔡肇基副院長(右)提醒對乳膠過敏的民眾,若需長期配戴手套,可先戴上吸汗材質手套,再戴沒有粉劑的手套,防止手部過敏;圖中患者與本文無關。(記者陳建志攝)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不少人需戴著乳膠手套工作,一名28歲的醫院行政人員,配合在醫院大門篩檢站協助插健保卡查詢旅遊史,因長期配戴乳膠手套,每當值班時,就出現眼睛癢、流淚和打噴嚏等症狀,值班後,雙手更是紅腫發癢,讓她痛苦不堪,就醫後透過藥物治療,並先戴上吸汗材質手套後,總算不再過敏了。

過敏反應 與手套乳膠濃度有關

亞大醫院副院長暨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肇基表示,乳膠手套的摩擦力很大,為了方便穿戴,會加入玉米澱粉減少摩擦,但玉米澱粉會吸附乳膠蛋白質,因此民眾戴上含粉手套時,容易出現過敏症狀,雖然醫院也會提供非乳膠或不含粉手套,但存在彈性差、含較高增塑劑的缺點。

蔡肇基指出,乳膠過敏可分為「立即型」、「延遲型」及「遲緩型」3種,過敏反應與手套的乳膠濃度有關,「立即型過敏反應」通常在接觸乳膠製品後幾分鐘內就會發生,症狀包括接觸部位紅腫發癢、眼皮水腫、鼻塞、心悸、呼吸困難及休克等。

「延遲型反應」通常在接觸後2至6小時發生,且可能反覆發作,治療較為棘手,因部分患者初次接觸乳膠立即出現過敏反應,治療後症狀解除,但返家6小時內可能再次發作,容易遭家屬質疑初次診斷錯誤。

「遲緩型過敏反應」則是在接觸乳膠製品後48小時產生症狀,接觸部位容易出現皮下結節、紅疹、發癢、局部性硬塊等,長期接觸會使皮膚變粗且角質化,臨床上以手套接觸造成的皮膚濕疹最常見。

蔡肇基表示,因乳膠蛋白屬植物性蛋白,對乳膠過敏的人,有約4成比率吃下奇異果、香蕉、酪梨、水蜜桃、鳳梨、香瓜等水果,以及核果、栗子後,也容易發生過敏反應;若是原本對這些水果過敏的人,在接觸乳膠後,也特別容易出現過敏反應,要特別小心。

▲患者因長期戴乳膠手套,雙手出現過敏發癢、紅腫;示意圖。
(記者陳建志翻攝)

蔡肇基指出,對於立即型過敏反應的患者,可透過抽血檢測過敏球蛋白IgE,確認過敏嚴重程度;遲緩型過敏反應,則可用皮膚貼布試驗,再搭配詳細的臨床病史,有局部皮膚濕疹的病人,除應避免接觸外,需搭配免疫劑治療。

可先戴吸汗手套 再戴無乳膠手套

他並提醒對乳膠過敏的民眾,若需長期配戴手套,可先戴上吸汗材質手套,再戴沒有粉劑、乳膠的手套,脫掉手套後,要用溫和的肥皂洗手,並將手部完全擦乾。

此外,若有立即型過敏反應,至牙科看診、接受手術等治療時,更需先知會醫師,避免使用乳膠製品,以免出現呼吸困難、休克等危險。

▲防疫期間許多醫護人員因長時間戴乳膠手套,出現雙手過敏發癢、紅腫的狀況;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記者陳建志攝)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