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Omicron比較「不毒」? 日研究:不殺「宿主」求生存

2021/12/27 14:44

與Delta相比,Omicron病毒的融合性低,切割能力也脆弱,所以輕症多,傳播速度快。(路透社檔案照)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美國、英國都曾做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刺狀蛋白(Spike Protein)的研究,發現「棘蛋白」必需要有很深的和人體細胞「融合」和「切割」,才更好進入細胞內去複製小病毒。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分享日本針對Omicron病毒的研究,發其融合性低,切割能力也脆弱,導致病毒「不毒」。

黃軒在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分享,刺狀蛋白(Spike Protein)是一種「高度危險」的跨膜融合蛋白,也是構成新冠病毒的成分之一,棘狀蛋白在穿透宿主的細胞並引發感染這方面扮演著重要的作用。

美國Delta病毒的研究,發現病毒中的棘蛋白,被切割的效率比Alpha變種病毒更高,代表它能更有效的感染細胞,造成死亡和重症程度也高。英國研究也指出,Delta 病毒有P681R的突變,使病毒更容易辨認,融合,切割人體的細胞,最後侵入細胞內,複製小病毒。

而日本研究再發現Omicron的融合性低,切割能力也脆弱,東京大學病毒學家佐藤慶(Kei Sato)認定刺突蛋白裂解的功效、融合性和致病性彼此密切相關。這也解釋了,嚴重症狀較少,輕微症狀較多。融合力較差、切割力較弱,導致致病性不高,多以無症狀或輕症為主,更易在人群中傳播擴散。這是病毒的自然進化,它們傳播得更多,並且不殺死宿主,因為它們也想生存。

黃軒提醒,即使Omicron的致病性被減弱,也不意味著沒有出現症狀或嚴重的風險。因疫情擴散太快速,重症風險也不可能是零,所以多數研究人員都建議繼續採取感染控制措施。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