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長輩需要的不只是照顧 醫:更需要了解個性與心態

2021/08/20 21:53

醫師提醒,有時長輩不願意出門或是有些反應和疾病無關時,有可能和心理因素有關,需要多一些耐心和同理心;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擷取自freepik網站)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開商店的老爺爺自從中風後,因走路速度慢,常來不及走到廁所就尿出來,於是家人就讓他包尿布,但老爺爺卻因此不肯走出房門,也不再去店裡了。日子久了,他的話和表情變得愈來愈少,所有的身體和心靈反應都變慢,家人是想是否是中風的後遺症讓他退化了。

另一位罹患巴金森氏症的黃伯伯每次尿床後,兒女幫他換尿布,或是在廁所替他處理大小便時,他的身體都會變得很僵便,連移動一下都很困難,兒女想是否是老爸爸的巴金森氏症的病情加重,需要換藥或增加藥物劑量。

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陳乃菁在她的新書《「這樣安排是為你好!」─25個照顧父母的盲點》(寶瓶文化出版)中分享前述兩個案例指出,其實這兩位長輩都不是家屬擔心的病情加重,她到訪第一位老爺爺的家,發現原來店面正後方就是他的房間,而是老爺爺很介意「包尿布」這件事,因此陳乃菁協調醫護人員和家屬訓練老爺爺改穿復健褲,以及自主性的每小時去上一次廁所,之後日間就不使用復健褲,靠著頻跑廁所解決問題,只有在夜間睡覺時才穿一下復健褲。

老爺爺不穿尿布後,終於願意再走到前頭的店面。他開始東看西看,不時跟來店裡的老客人、老鄰居聊天。他的話多了,臉上的笑容也回來了。

至於罹患巴金森氏症的黃伯伯則是對兒女幫他換尿布、床單及清潔身體感到尷尬和緊張,以致在過程中,身體變得很僵便。

因此陳乃菁建議黃伯伯,應該要每小時主動上一次廁所,就算沒有尿意,也該嘗試著尿一下,這樣可以減少來不及趕到廁所而尿在褲子中的狀況;至於夜間睡覺尿床的問題,則先試著半夜換一次尿布,就不會面臨到尿多到溢出來的問題。

陳乃菁提醒,照顧長輩的晚年,醫療和藥物只能算是其中的小角色,更關鍵的因素,還是照顧者的心態和照顧知識。只要將心比心地去理解被照顧的長輩,根據他的個性,去應對照顧上的問題,更進一步採用合適的方法,做出生活上的調整與改變,那麼,對老人家、家屬和醫療單位來說,就能達到一舉數得、多方獲利的好結果。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