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退役橄欖球選手下背痛 磁振導航超音波熱治療助重回球場

2020/12/22 11:25

楊老師(左二)下背痛問題長達10年,最後經「磁振導航超音波熱治療」治療,至今未復發。左起依序為放射腫瘤科主任李欣倫、骨科部脊椎骨科主任吳孟晃、台北癌症中心院長邱仲峯、骨科部脊椎骨科醫師黃聰仁。(記者吳亮儀攝)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40歲的楊老師曾是橄欖球選手,因常年訓練埋下背痛病因;10年前退役轉當老師,卻開始下背痛,除了睡不好,甚至在一次搭乘捷運起身離座時突然全身僵直無法動彈,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楊老師說,他曾四處求診卻很難找出病因病治療,疼痛發作時吃消炎藥也僅能暫時改善。兩年求診脊椎骨科後才確診是「脊椎小面積關節炎」。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脊椎骨科主任吳孟晃說,楊老師最後接受「磁振導航超音波熱治療」,療程後疼痛指數從治療前的10分降到0分,治療至今超過兩年,症狀也沒再復發、甚至還能回到球場帶領學生練球、到處比賽。

北醫附醫骨科部脊椎骨科醫師李境祐表示,60%到80%的民眾一生中都曾有下背痛的經驗,由於下背痛症狀跟肌肉疼痛、神經痛相當類似,病人大多會先到各相關科別求診,根據健保資料,下背痛是國人就診原因的第二名。

李境祐指出,脊椎中有72個協助人體運動的小型關節,脊椎小面關節就佔3分之2,主要是負責脊椎的前後運動、穩定脊椎等功能,若出問題可能導致慢性背痛,脊椎退化或脊椎滑脫,嚴重時會壓迫神經影響運動功能。

李境祐說,脊椎小面關節炎佔慢性下背痛約15%到45%,等於每3至5名下背痛病人,可能就有一名是脊椎小面關節炎的病人,由於脊椎小面關節炎不易診斷,往往需經過神經阻斷確認病灶才能正確治療。

治療會先利用磁振導航超音波精準辨識出患處後,再提高超音波能量加熱患處組織,可以有效降低病人疼痛,局部無侵入性且具高度安全性,療程約一小時。(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提供)

吳孟晃指出,對於確診脊椎小面關節炎疼痛的病人可以採用復健、口服藥物或注射、高頻熱凝療法等治療方式。北醫附醫率先引進磁振導航超音波熱治療(MRgFUS)做脊椎小面關節炎治療,這技術簡單安全,且一次即有療效,在歐盟也早已廣泛使用。

吳孟晃說,治療會先利用磁振導航超音波精準辨識出患處後,再提高超音波能量加熱患處組織,可以有效降低病人疼痛,局部無侵入性且具高度安全性,療程約一小時,目前已成功治療7名病人,效果顯著。

吳孟晃說,磁振導航超音波熱治療具有監控溫度、非侵入性、副作用少、治療時間短和快速紓解疼痛等特色,除了下背痛之外,還可以針對腫瘤骨轉移、關節炎、腦部病變等疼痛,以精確的治療有效改善疼痛問題。

他指出,北醫附醫用這項技術已成功幫助180名患者,解除骨轉移疼痛,相關研究發表也發表在《骨與關節外科雜誌》(Th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與《國際熱療法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perthermia)等重要國際權威期刊。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