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為什麼有些人特別殘忍? 德國學者:有2種可能

2020/11/10 19:18

德國學者表示,傷害無辜的人可能是為了適應社會,或者複製模仿到「人格的黑暗因子」。(圖取自Unsplash)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對於傷害無辜的人,大家通常會問「你怎麼能這麼殘忍?」德國學者表示,傷害無辜的人可能是為了適應社會,或者複製模仿到「人格的黑暗因子」。

《BBC》報導,都柏林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臨床心理學和神經心理學的副教授西蒙·麥卡錫-瓊斯(Simon McCarthy-Jones)認為,人類做某件事通常是為了獲得快樂及避免痛苦。

對大多數人來說,傷害別人會感受到他人的痛苦,所以並不喜歡這種感覺。這表明,一個人會傷害無辜之人的動機有二,其一是感覺不到別人的痛苦;其二就是喜歡感受別人的痛苦。也有一種可能是,加害者還是在無辜的人身上看到了威脅。

虐待狂(Sadists)和心理變態(Psychopaths)

以傷害或羞辱他人為樂的人被稱為虐待狂,虐待狂比常人更能感受到他人的痛苦,他們享受在其中。人們通常把施虐者和殺人犯連結在一起,但是還有一種不那麼極端,但更為普遍的,叫做「日常虐待狂」。

心理變態傷害無辜的人,是因為他們不太有憐憫、自責或恐懼的感覺。他們能了解別人的感受,但自己不會被這種感覺所渲染,這是一套非常危險的技能。(圖取自Unsplash)

西蒙提到,「日常虐待狂」可能是網路酸民或學校惡霸,他們也會被暴力的電腦遊戲所吸引。玩得越多,就會變得越殘忍。

另外還有心理變態,他們與虐待狂不同,他們不會僅僅因為要獲得快樂而傷害無辜之人(他們可以這樣做)。他們想得到一些東西,如果傷害別人能幫助他們得到想要的,那他們就會想「就這樣做吧。」西蒙解釋,他們這樣做是因為不太有憐憫、自責或恐懼的感覺。他們能了解別人的感受,但自己不會被這種感覺所影響,這是一套非常危險的技能。

但並不是所有的心理變態都有危險。反社會的心理變態可能會從毒品或危險活動中尋求刺激,但親社會的心理變態會在追求新奇想法的過程中,尋求他們要的刺激。

這些特質從何而來?

沒有人確切知道為什麼會有虐待狂的存在,有專家推測,虐待是適應社會的一種方式,幫助人類在狩獵時屠殺動物;也有人認為,虐待幫助人類獲得權力。神經科學表明,虐待可能是一種生存策略,是由艱難時期引發的。當某些食物變得稀缺,人類的血清素就會下降,這就會讓人類傷害他人的意願提高,因為傷害變得更快樂。

心理變態也可能是適應社會的一種體現。一些研究表示,心理變態者在惡劣環境下有繁殖優勢。他們可以在不穩定、競爭激烈的世界中茁壯成長,成為操控者。

虐待狂和心理變態與其他特徵有關,比如自戀和馬基雅維利主義(Machiavellianism)。這些特質合在一起,被稱為「人格的黑暗因子」,簡稱D因子。這些特徵中有很大遺傳成分。所以有些人可能生來就是這樣,或者高D因子的父母通過虐待孩子的方式把這些特徵傳給他們。同樣地,看到別人高D因子的行為可能會讓人模仿,因此人人都有減少暴力行為的責任。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