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李秉穎:抗體偽陽性會帶來副作用 學術研究應等疫情過後再做

2020/08/23 15:34

彰化縣政府衛生局因對無症狀居家檢疫者篩檢卻未通知中央引爆爭議,儘管台大公衛學院與彰化縣政府衛生局合作進行萬人血清抗體檢測計畫無關核酸篩檢,也連帶引起關注,結果預計於下週二(25日)公布。而針對大規模抗體檢測的必要性,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和台大醫師、指揮中心專家小組諮詢委員李秉穎今(23日)在「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研討會」中,雙方分別就正反立場論述其優缺點。

抗體普篩要注意偽陽性的問題,在幾乎沒有疫情的狀況下,一有偽陽性恐造成民眾恐慌。(資料照,記者朱沛雄攝)

〔記者簡惠茹/台北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普篩、抗體檢測等議題近日爭論大,「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研討會」今天在台大醫學院舉行,台大醫師、指揮中心專家小組諮詢委員李秉穎和台大公位教授陳秀熙分別論述抗體檢驗的優缺點。李秉穎認為,抗體檢驗的學術研究應該等疫情過後再做,否則會有偽陽性帶來的副作用,而且不會對現有政策帶來改變,因為台灣目前本土案例是零。

台灣微生物學會、台灣臨床病理暨檢驗醫學會和台灣長期照顧感染預防暨控制學會等單位今天在台大醫學院共同舉辦「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研討會」,研討會除了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出席外,參與彰化血清抗體研究的台大公衛教授詹長權與陳秀熙也都現身研討會,後段研討會則由台大醫師、指揮中心專家小組諮詢委員李秉穎和陳秀熙分別論述抗體檢驗的優缺點。

李秉穎表示,大規模篩檢分成幾部分,入境篩檢、全民核酸篩檢和全民抗體篩檢,就入境篩檢部分來說,目前是有症狀採檢,沒有症狀的居家檢疫14天,入境核酸篩檢對於政策有沒有幫助?根據美國CDC有個研究,病患發病9天內有傳染性,20天就沒有感染性,而台灣研究都是在發病後10天內傳出去,就目前居家檢疫14天加上7天自主健康管理,即使沒有把無症狀感染抓出來,還是沒有傳染性,對防疫沒有影響,因此入境篩檢才沒必要。

至於入境篩檢陰性的話,是否可以縮短居家檢疫的時間,李秉穎表示,這是很危險的事情,核酸檢驗不是百分之百精確,萬一放1個進來,以R0值等於3、重症率10到20%來計算,經過5次傳播鏈,擴散出去會有164個人重症,就造成醫療體系相當的負荷,目前防疫機制有效,不然不會看到台灣本土病例數持續為零,有人說境外移入無症狀傳來傳去,有人說目前有幾百位無症狀,這是不可思議的講法,每個案子都會像蜘蛛網一樣傳出去,幾百個重症不可能醫師都沒有偵測出來。

關於全人口核酸普篩,李秉穎以冰島為例,他表示,成本是不可承受之重,效益也是可疑的,冰島36萬人都還只有10%的人接受普篩,他們的普篩是想篩的人就自己去篩,但是防疫效果也沒有台灣好,無本土流行疫情時效益為零,對於台灣來說全民核酸檢驗是沒有價值的事情,疫情穩定的時候做普篩沒有必要性,而是注意入境防疫。

針對抗體普篩,李秉穎提出偽陽性問題,他表示,抗體檢測則要注意敏感性特異性,抗體普篩要注意偽陽性的問題,我們幾乎沒有疫情的狀況下,一有偽陽性就會造成民眾恐慌,經過台灣本土測試,檢測結果跟其他症狀的交叉反應達到1到2%。

李秉穎說,按照廠商提供的數據,抗體檢測的偽陽性比率是0.2%,如果台灣是零陽性率,0.2%就會出現震撼性的偽陽性,1000個就會找到2個人、5000個人就會找到10個人、1萬個人就會找到20個人偽陽性,台灣看起來就會大流行。

許多研究也指出偽陽性的原因,李秉穎指出,香港研究指出,身體有免疫疾病的會製造非特異性抗體,抗體檢測會呈現陽性;英國研究也指出,從2011年到2018年保存的血清,不可能會有COVID-19病毒,也會檢測到COVID-19抗體,來自人類冠狀病毒的交叉反應;此外,連中和抗體都有從2018年的血清中驗出來。

李秉穎認為,大規模抗體檢驗,就學術研究來說當然要做,台大醫院也有針對高風險的人做抗體檢驗,但是結果的詮釋很重要,還要能排除偽陽性個案,而且對政策有幫助嗎?我們看到1個或10個抗體陽性,就開始封城嗎?還是會因為有10個抗體陽性病人做什麼事情、改變什麼政策嗎?他覺得不需要,因為實際上台灣本土病例就是零,抗體只有反應以前的感染,台灣一定有以前感染過沒有驗出來的個案,而做抗體檢測才會被辨識出來,可是又如何?我們確診數就是零,不需要改變現行政策。

李秉穎也提醒,做大規模抗體檢驗還可能會有副作用,指揮中心也討論過抗體篩檢的問題,委員會不贊成普遍性篩檢,因為抗體陽性機會太低了,而且如果有偽陽性會造成困擾,也有人提議找高風險族群來驗,但學術研究最好疫情過去後再做,怕會有副作用,例如若有醫護人員陽性會有人被趕出來,計程車司機陽性的話計程車就沒人坐了。

李秉穎說,抗體篩檢是應該做的,了解台灣實情,但是要小心詮釋、要很小心去除掉偽陽性,不要過度類推,對決策沒有影響但是要考慮負面效益,而且應該疫情過後再做。

相關影片請見︰

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研討會1

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研討會2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